健康食療

古代盛夏飲食消暑秘方

古時候, 進入炎熱的伏日, 有吃各種消暑清涼食物的習俗, 其目的是預防暑熱傷身,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食療保健作用。

飲食避暑最早於漢代。 但漢代的飲食避暑只是“烹羊炮羔, 鬥酒自勞”, 是一種勞動之餘的“鬥酒會”, 主要目的是消除疲勞。 南北朝伏日以飲食避暑有進一步發展。 據《荊楚歲時記》載: “伏日進湯餅, 名為避惡”。 古人習慣稱暑氣為惡氣, 這裡所謂“避惡”, 實際指的是避暑。 “湯餅”是一種放在水裡煮熟的麵食。 雖然湯餅本身不是清涼食品, 但在夏天吃熱氣騰騰的湯餅時卻能出一身大汗, 從而帶走體內大量熱能,

所以說, 古人盛夏吃湯餅無疑是一種很好的避暑方法。

明清以來, 伏日最盛行吃蓮子湯。 據《帝京歲時記勝》載:“六月盛暑, 食飲最喜清新。 京師蓮食者二;內河者嫩而鮮, 宜承露, 食之益壽;外河堅而實, 宜幹用。 ”《清稗類鈔》也說:“京師夏日……鮮蓮子之類,

雜置小冰塊於中”宴客。 中醫學認為, 蓮子性味甘平, 有補脾澀腸, 養心益腎的功用。 夏日常飲蓮子湯, 能補中強志, 養神益脾。 中老年人食之, 輕身益氣, 令人強健。 夏日飲蓮子湯益壽是有科學道理的。

清朝北京地區伏日選擇中草藥避暑, 也是一大特點。 據《京都風俗志》說:“伏日, 人家有食盛饌異於平日者, 謂之‘貼伏膘’。 或以此日起, 有合冰水者, 或有煎蘇葉、藿葉、甘草等湯, 於市中舍之, 謂之暑湯”。 這裡“蘇葉”, 即紫蘇葉, 中醫學認為紫蘇性溫、味辛、功能發表散寒、理氣寬中、化痰止咳。 《日華子本草》稱其:“止咳, 潤心肺, 消痰氣。 ”中老年和兒童夏日飲蘇葉湯, 則有健脾補中, 脾土健旺的功效。 “甘草”, 亦稱甜草, 豆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 中醫學上以根狀基入藥,

性平、味甘, 功能緩中補虛、瀉火解毒、調和諸藥, 生用可治咽痛、癰疽腫毒。

附:粽子的來歷 粽子的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 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 稱“筒粽”。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 因水中含堿, 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 煮熟就成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 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 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南北朝:出現雜粽。 品種增多, 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 裹成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 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 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 還有“蜜餞粽”, 見蘇東坡“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名。

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 木車牛馬作的廣告, 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 突破菰葉的季節局限。

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 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 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出現“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種, 璀璨紛呈。 現今各地的粽子, 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 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 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