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廚房裡就有健脾“中藥鋪”!夏季關鍵是祛濕,祛濕關鍵是健脾!

夏季高溫, 加上雨量的增加, 又濕又熱的天氣很容易造成體內生濕, 表現在皮膚上就會出現濕疹、腳氣、潰瘍等, 而濕氣也會造成我們消化不良、感冒、易感疲勞……

所以說, 夏季祛濕是關鍵。 祛濕的關鍵, 一定少不了健脾!為啥這麼說呢?

因為在中醫上, 濕對應的內臟是脾, 脾胃功能不好時候, 就容易生濕氣。 而且, 脾主運化, 排濕需要能量, 需要脾胃運化食物, 所以欲祛濕氣, 一定要健好脾胃。

那如何健脾胃呢?其實你身邊的廚房就是一個健脾的“中藥鋪”!

1山藥

中醫認為, 山藥有補脾肺腎、益氣養陰的功效, 對於脾虛食少,

久瀉不止都有很好的效果。

建議:山藥屬於平補的藥食兩用的食材, 適用於大多數人群。 平時的菜肴中不妨多吃點, 尤其是齒痕舌的人。 除了炒、煮、蒸以外, 也可以磨成粉, 煮粥時候加一些。

2白扁豆

中醫認為, 扁豆具有健脾養胃、補虛止瀉的功效, 特別適合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的人食用。 此外, 白扁豆還富含微量元素鋅, 能促進機體生長發育和造血功能。

建議:在烹調上要注意, 白扁豆個大肉厚, 至少要煮20分鐘, 才能把裡面有毒的扁豆堿破壞。

3茯苓

茯苓是一種“藥食兼具“的菌類中藥。 中醫認為, 茯苓性味甘淡, 能健脾補中, 寧心安神。 據現代研究, 茯芩中所含茯苓多糖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建議:可以把茯苓加入麵粉中做成麵點吃,

具有很好的健脾和胃作用, 特別適合脾虛體弱者食用。

4藕

蓮藕散發出一種獨特清香, 還含有鞣質, 有一定健脾止瀉作用, 能增進食欲, 促進消化, 開胃健中, 有益於胃納不佳, 食欲不振者恢復健康。

建議:一般燉湯最好選口感面的藕, 如果是一整根, 選中間比較短粗的部分煮湯, 長在兩頭的尖而長的藕吃起來比較脆, 適合炒菜。

5小米

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腎氣、清虛熱等功效, 非常養人。 此外, 小米還富含維生素B1、B2等。 小米煮粥後, 澱粉經過糊化後, 非常好消化, 適合任何年齡群體。

建議:小米雖好, 也不能單一以它為主食。 因為其氨基酸組成並不理想, 賴氨酸過低而亮氨酸又過高, 應注意搭配, 以免缺乏其他營養。

6姜

中醫認為,

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 溫胃意思就是姜性溫, 能夠溫胃健脾。 現在很多人都呆在空調房中, 害怕出汗, 其實這樣不利於代謝。 長期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 可以經常喝點姜湯, 能夠暖身。

建議:早起吃些薑可以驅散體內的寒氣, 而且還可以幫助打開一天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