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躺著胎動頻繁是不是危險的徵兆?

對許多懷孕後的准媽媽們來說, 胎動是整個孕期非常關鍵的事情, 檢查胎動的頻率, 胎動的次數都是讓人們每一刻都在關心, 有的人會在躺著或坐著的過程當中, 經常感覺有胎動頻繁的現象, 如果胎動在12小時內少於20次, 或是每個小時少於三次, 那麼這種情況可能是缺氧, 但如果胎動頻率比較高, 並且會伴有腹痛的症狀, 就要考慮是早產的前兆。

胎動對懷孕期間的孕媽媽們來說是非常期待的。 但是, 如果胎動異常, 也時常讓孕媽媽們感到緊張。 因為這關係到胎兒的健康問題。 那麼, 躺下胎動頻繁正常嗎?

躺下胎動頻繁正常嗎

胎動12小時少於20次, 或每小時少於3次, 則預示著胎兒缺氧, 小生命可能受到嚴重威脅。 在缺氧初期, 胎動次數會增多, 由於缺氧, 胎兒煩躁不安。 當胎兒宮內缺氧繼續加重時, 胎動逐漸衰弱, 次數減少, 此時為胎兒危險先兆。 若此時不採取相應搶救措施,

胎兒會出現胎動消失, 乃至胎心消失, 心跳停止而死亡。 此過程約12~48小時。 因此孕婦一旦發現胎動異常, 決不可掉以輕心, 應立即去產科求治, 及時治療, 常可轉危為安。

胎動頻繁應如何預防:

懷孕後通過自我監護與家庭監護, 可及時發現胎兒異常情況,

而得到及時處理。 一般在15至20周時可感受到胎動, 到孕28~32周時達高峰, 孕38周後又逐漸減少。 孕婦應從28孕周起測胎動。 每日早、中、晚各一次, 每次1小時。 孕婦可取坐位或側臥位, 將兩手輕放腹壁上體會胎動。 正常胎動為3~5次/小時, 也可將3次測得的胎動數乘以4, 則等於12小時胎動數, 下沉應在30次以上。 胎動增多或減少, 提示胎兒有異常情況, 應及時就診, 孕36周後, 可教會家人在孕婦腹部聽取胎心音, 下沉胎兒的心跳率為120~160次/分, 如發現增快、減慢不規律, 均屬不正常情況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要保證8小時的睡眠和左側臥位的姿勢比較好。

什麼是胎動

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稱為胎動。 胎動是胎兒在子宮內情況良好的表現。 正常妊娠18-20周,孕婦可以感到胎動,每小時3-5次,妊娠的周數越多,胎動越活躍,但妊娠的末期胎動減少。 一般孕28-32周後胎動達到高峰,38周後胎動逐漸減少。 胎動在上午8-12點比較均勻,下午2-3時最少,以後逐漸增多,晚上8-11時又增至最高。

胎動是瞭解胎兒在宮內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通過胎動可以瞭解胎兒在宮內的情況,胎動減少是胎兒宮內缺氧的一種信號。

胎動減少常見於胎盤功能減弱、胎兒宮內慢性缺氧,是胎兒宮內窘迫的重要指標。 胎動完全停止後,24-48小時內胎心也會消失,因此孕婦要注意這一點,發生情況及時到醫院,以免貽誤搶救時機,但是胎動過頻往往是胎動消失的前驅症狀,也應予以重視。

孕婦從懷孕7個月就應該開始數胎動,這是孕婦在家中自我監測宮內胎兒安危情況的的最可行、最簡單的的辦法。 胎動監測的辦法:從妊娠七個月開始至臨產前,每天早、中、晚各觀察一小時,將三個小時的胎動總數乘以4,即為12小時的胎動數。 正常胎動數12小時內30次左右,若下降至20次以下,或每小時小於3次,說明胎兒宮內有異常,應立即到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