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四個最傷心臟的危險時刻

有關專家向大眾呼籲, 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可能會成為猝死的直接“導火索”, 中老年人要時刻堤防。

四個危險時刻:

一、清晨一骨碌爬起床

上午6時到11時被喻為心腦血管病的“魔鬼時間”, 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時最脆弱, 70%―80%的心腦血管病猝發都在此時。 人在夜間睡眠時, 身體各系統處於半休眠狀態。 早上剛醒來, 心跳頻率從慢到快, 讓血管收縮和凝血的物質增加了, 容易出現血栓, 而醒後猛起身, 血壓一下上不來, 會出現頭暈、噁心、四肢乏力等體位性低血壓症狀。 特別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血管狹窄的患者來說,

突然起床最容易引發意外。 所以, 早上睜開眼睛後應先不起身, 躺著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部, 3分鐘後再床。

二、蹲便後猛起身

研究顯示, 用力屏氣排便時, 腹壁肌和隔肌強烈收縮, 血壓下降可能引起腦溢血, 心肌耗氧量增加會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 兩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老年人血管調節反應差, 如果蹲廁時間過久, 排便結束後快速站起, 容易誘發由於改變體位所導致的短暫性腦缺血, 從而頭暈、眼花、摔倒, 甚至發生腦血管意外, 所以此時站起來應該緩慢。

三、寒冬從室內外出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調查表明, 猝死多發於寒冷季節。 寒冷很容易導致心血管痙攣, 對於心臟病人來說, 可能誘發大面積心梗, 導致猝死。 老年人對氣溫變化適應能力差,

寒冷會引起血管痙攣、血壓升高, 造成血管舒張功能障礙。 老人外出時, 除衣服、鞋要穿得暖和外, 一定要戴上口罩和帽子, 避免冷風從呼吸道進去, 否則對血管、對肺都有傷害。

霧天長時間在戶外晨練。 霧天, 大量的粉塵、細菌等有害物質會隨著戶外體育鍛煉的進行進入到體內, 加重血液污染的機會, 阻斷血液中氧的供應, 誘發心臟病。 霧天, 老年人最好將鍛煉改在室內或挑選其他合適的時間進行。 萬一要出門, 可以選擇戴口罩, 但也不要在濃霧中停留太長時間。

四、棋牌室裡抽煙

煙霧中含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幾千種有毒物質, 是導致血管痙攣、心肌缺血、嚴重心律失常, 進而猝死的危險因素。 徐成斌強調,

打牌的人常常煙不離手, 再加上多數棋牌室空間狹窄, 通風不好。 尤其是年齡大、血壓高、身體衰弱的中老年人, 一旦身處其中過久, 導致生病甚至猝死的現象時有發生。

預防心臟病措施:

控制體重

研究表明:體重增加10%, 膽固醇平均增加18.5, 冠心病危險增加38%;體重增加20%, 冠心病危險增加86%, 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比沒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戒煙、戒酒

煙草中的煙鹼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過量吸煙又可使血壓下降)、心臟耗氧量增加、血管痙攣、血液流動異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 這些不良影響, 使30—49歲的吸煙男性的冠心病發病率高出不吸煙者3倍, 而且吸煙還是造成心絞痛發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美國科學家的一項實驗證實乙醇對心臟具有毒害作用。 過量的乙醇攝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縮能力。 對於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 酗酒不僅會加重心臟的負擔, 甚至會導致心律失常, 並影響脂肪代謝, 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

改善生活環境

污染嚴重及噪音強度較大的地方, 可能誘發心臟病。 因此改善居住環境, 擴大綠化面積, 降低噪音, 防止各種污染。

避免擁擠

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 無論是病毒性心肌炎、擴張型心肌病, 還是冠心病、風心病, 都與病毒感染有關, 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於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 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 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節, 以免受到感染。

合理飲食

應有合理的飲食安排。

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營養有關, 所以, 從心臟病的防治角度看營養因素十分重要。 原則上應做到“三低”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