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養身專家為您開堂合氣道課

寬敞的練習大廳裡掛有三樣東西———中間是合氣道創始人植芝盛平的圖像, 兩旁豎著兩塊條幅:一塊上書武源, 另一塊寫著合氣道。 教練和學生在厚厚的墊子上先是一齊向創始人的頭像鞠躬致意, 然後互相致意。 就像合氣道從3月起悄悄登陸廣州一樣, 這堂合氣道課也就這樣悄然開始了。

輕而易舉撥千斤
練習大廳周圍有好些人在觀看, 都想看看這新鮮玩意兒有什麼好玩的。 乍一看, 教練和學生上身都穿著白色的道服, 可下身的褲子可不一樣, 褲子寬鬆得簡直可以叫裙褲:教練穿的是深色的, 學生幾乎清一色是白色。 有位元教練告訴記者, 顏色越深, 表明資歷越深, 當然水準也就更高。 有些學生的腰帶顏色也不一樣, 那也是區分他們水準的一個標誌。 不過, 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論教練和學生都是赤腳的。
這到底是柔道還是跆拳道呢?都不是。
合氣道是另外一種功夫, 它屬於柔術的一種, 與柔道堪比姊妹, 卻有著自己的特點, 有人叫它是運動的禪。 禪, 意味著一種教義, 一種更高層次的境界。 在技術層面上說, 合氣道的禪在於它四兩撥千斤的絕技。
一位元教練告訴記者, 合氣道最大的特點就是反關節, 誰要是想侵犯你, 你只要從反關節的部位控制他, 就能達到制伏的效果。 看, 學生中的一個小女子馬上就學會了教練教的一招, 把一個男大個子啪啪幾聲摔在墊子上。 當然這是在學習, 男大個子按照教練教的配合得很好, 但實際上這就是合氣道的技術原理———按照人體的解剖結構, 遵循力學的特點來制伏對手。 因為人體的運動, 實際上都是關節的運動, 而各個關節由於生理的結構都有一定的運動方向,
比如肘關節最顯著的運動方向是前臂和上臂按照肌肉收縮的方向彎曲;如果在關節後面被控制住, 那肘關節的彎曲就很困難了。

合氣道就是利用這樣的反關節技術, 順應自然地將對方的進攻柔化,
消除其威力, 再借力打力, 伺機反攻, 直到制伏對方。 它不是強制硬拼, 而是以柔克剛, 以巧制勝。 前面說的那位小女子其實力量不大, 但是她抓住對手的要害就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這種流水式的發力方式看起來非常和諧流暢, 像是在畫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圓圈, 這點與中國的太極拳倒是很相似, 也與日本本因坊九連霸的圍棋高手高川秀初提倡的流水不爭先的境界如出一轍。
不過, 要想四兩撥千斤還得有個好腦子。 剛學了幾次課的小陳似乎還沒有把握住動作的要領, 在與教練的較量中, 已經抓住對方要害部位的他, 因為站立的姿勢不正確, 發力的方向也不對, 怎麼發力也不能制伏教練。 教練輕輕點撥後,
他重新站好姿勢, 再換到另一個方向發力, 結果真的達到了預期效果。 看來, 沒有腦子, 發再大的力都是蠻幹———因為合氣道根本不主張主動發力。 教練沈揚告訴記者, 剛學時把握不住要領是自然的, 一般情況下學十次課後就比較有把握了。

與世無爭無格鬥
四兩就能撥千斤,
難怪喜歡合氣道的人趨之若鷺, 都想掌握這門絕技。 但如果習道者是抱著格鬥的態度來學習, 那就大錯特錯了。 合氣道作為運動的禪, 其另一層含義是在精神層面上的, 與其說合氣道是武技, 不如說它更注重精神的訓練。
合氣道從開始至今, 都蘊藏著很深厚的哲學理念。 它以不爭不鬥為宗旨, 強調最好的格鬥是沒有格鬥, 追求一切順乎自然, 講究氣、心、體的合一。 在合氣道中, 充滿著仁愛的理念, 強調順應自然, 和氣慈祥, 推崇信義、清正和勇氣。 這主要表現在:第一, 合氣道乃和平之技, 不提倡主動攻擊他人, 技法僅用於自衛, 這與強調進攻的其他搏擊運動截然不同;第二, 合氣道是平和的格鬥, 這又有別於其他較激烈的搏擊運動;第三, 合氣道強調友愛不爭,不分體重級別,不分男女,不搞任何形式的比賽,這一點與強調對抗的競技搏擊運動不一樣。學武練功,只限於個人的健身、防身,而不可以用於傷害他人。即使對自己懷有敵意的對手,也儘量要用軟化、用愛心來對待,制伏對手之後不主張侵害對手。這就是合氣道的武德,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主講老師沈揚跟記者說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在北京,他的一個朋友過生日,很多朋友一起到一家酒吧裡慶祝。可能是說話聲音大了點,引起了對面一桌人的反感。興許是喝了點酒,對面幾個多事的人過來尋釁滋事,與沈揚的朋友發生了口角,還想動手動腳。上去勸架的沈揚也被對手猛推了一把。見此情景,沈揚把合氣道的功夫使了出來,順勢抓住對方的手,一轉身,再將對方的手扭了過去,對方的手腕馬上腫了起來。為了更好地向記者說明,他把記者的手抓過來輕輕地比劃了一番。嗷!記者忍不住疼痛。放開手的沈揚笑著說:嘿嘿,我這還沒使勁呢!那一次我就這樣把他的手腕韌帶拉傷了,後來光醫藥費就花了1000多塊。沈揚又說:其實練習合氣道,最主要的還是習武健身、修身養性。
小試身手過把癮
從3月1日在廣州開班起,合氣道就吸引了眾多武迷的注意力,都想感受運動的禪具有何等的魅力。強身健體,習武防暴,這是很多合氣道迷來道館的初衷。在郵政快遞公司工作的小林就是一個。記者在一旁觀望合氣道訓練時,他也在旁邊看得很有興致。他告訴記者,他經常在健身房裡練習打沙包,喜歡各種各樣的拳術或者健身術。看到合氣道這樣的新鮮玩意,他也躍躍欲試。看著看著,他跟記者提建議:走,我們也一起去學吧。我其實就是想多練習幾種武術。 合氣道強調友愛不爭,不分體重級別,不分男女,不搞任何形式的比賽,這一點與強調對抗的競技搏擊運動不一樣。學武練功,只限於個人的健身、防身,而不可以用於傷害他人。即使對自己懷有敵意的對手,也儘量要用軟化、用愛心來對待,制伏對手之後不主張侵害對手。這就是合氣道的武德,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主講老師沈揚跟記者說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在北京,他的一個朋友過生日,很多朋友一起到一家酒吧裡慶祝。可能是說話聲音大了點,引起了對面一桌人的反感。興許是喝了點酒,對面幾個多事的人過來尋釁滋事,與沈揚的朋友發生了口角,還想動手動腳。上去勸架的沈揚也被對手猛推了一把。見此情景,沈揚把合氣道的功夫使了出來,順勢抓住對方的手,一轉身,再將對方的手扭了過去,對方的手腕馬上腫了起來。為了更好地向記者說明,他把記者的手抓過來輕輕地比劃了一番。嗷!記者忍不住疼痛。放開手的沈揚笑著說:嘿嘿,我這還沒使勁呢!那一次我就這樣把他的手腕韌帶拉傷了,後來光醫藥費就花了1000多塊。沈揚又說:其實練習合氣道,最主要的還是習武健身、修身養性。
小試身手過把癮
從3月1日在廣州開班起,合氣道就吸引了眾多武迷的注意力,都想感受運動的禪具有何等的魅力。強身健體,習武防暴,這是很多合氣道迷來道館的初衷。在郵政快遞公司工作的小林就是一個。記者在一旁觀望合氣道訓練時,他也在旁邊看得很有興致。他告訴記者,他經常在健身房裡練習打沙包,喜歡各種各樣的拳術或者健身術。看到合氣道這樣的新鮮玩意,他也躍躍欲試。看著看著,他跟記者提建議:走,我們也一起去學吧。我其實就是想多練習幾種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