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公車上哪個座位最危險?

市民:有些道理但難操作交警部門:有一定科學性

10月12日, 一則“公車安全座位報告”的微博在網路上瘋傳, 微博將公交內座位分為最不安全座位、次安全座位和安全座位三類, 前排睡椅和最後排為最不安全座位。 該條微博短短2天已有上萬網友評論和轉載, 且大部分網友認可其說法, 認為有道理。 但對於市民來說, 不少人表示微博說法有一定道理, 但乘車時並不會挑選座位, 往往是“有座位就坐, 來不及挑”。

對於網上流傳的“公車安全座位報告”, 交警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圖示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學性,

但國內並無類似實驗和統計資料支援該報告, 因此市民也不必盡信其說法。

求真相

網路上的資訊浩如煙海, 一不留神, 你就可能被錯誤的資訊蒙住雙眼。 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不斷的質疑、耐心的求證、嚴謹的核實, 讓您透過我們的文本, 撥開迷霧,

直達真相!

“報告”稱公交中間座位最安全

在網友畫的彩色的“公車安全座點陣圖”裡, 分別用紅色、橙色和藍色標明了一輛公車裡的3類座位:最不安全座位、次安全座位和安全座位。 該博友還在3類座位旁做了一番解釋。

圖中, 最後一排被標為紅色, 即最不安全座位。 “尤其是最後一排的中間3個座位, 沒有扶手, 即使有安全帶也沒有幾個乘客使用。 即使有扶手也很短, 一個急刹車都容易掉下來。 ”

此外, 車身前部與行駛方向垂直的兩排座位也是最不安全座位, “也叫睡椅, 每排有三至四個座位, 其中間的座位不安全, 沒有扶手, 急刹車, 人很容易撲到前面。 ”

而車廂中門後、位於後輪胎上方的兩排座位則被描述為次安全座位, 塗上了橙色,

表明稍微更為安全, “人坐著覺得不舒服, 起來或坐下都要費一番周折。 ”

除了最不安全和次安全座位外, 車廂裡的其他位於中間的位置則都被塗成藍色, 這些座位就是安全座位, 其中包括專為特殊人群設置的老、弱、病、殘、孕座位。 “這些位置不太擠, 下車時, 可直接向後下車門移動。 ”作者列出特殊人群座位的優點, 並建議“這些位置被占後, 老人最好坐靠窗戶旁的座位, 非以上最不安全的座位都可以。 ”

交警部門:“安全報告”有一定道理

交警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圖示所列的安全座位區分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學性, 但是目前國內並沒有專門的實驗和統計資料支援該說法, 所以市民也不必盡信其說法。

交警進一步解釋說,

一般而言, 公車司機後面3、4排是較為安全的位置, 而副駕駛區域安全性相對較低, 而最後一排則因存在追尾隱患, 有一定的危險性, 所以“公車安全座位報告”所劃出的安全座位等級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不過, 他表示, “公車安全座位報告”可以參考, 但是不必糾結, “目前國內還沒有專門的研究。 ”他表示, 安全與否還是要靠大家都遵守交通規則, 共同維護公共交通秩序, 創造安全環境。

市民說法

擠上車後根本沒空去挑選座位

對於微博上這個轉發評論近萬次的公車安全座點陣圖, 大部分網友均深信不疑, 甚至有網友表示“謹記這張示意圖, 以後乘坐公車為自己找一個安全的位置。 ”

然而調查發現, 大部分市民均表示“乘坐公車時沒空挑選座位”。

大部分乘客都沒有挑選座位的習慣, 很多人都是上車投幣後就隨機找個空位坐下。

對於“公車安全座位”的說法, 大部分受訪市民都表示, “不太關注”、“不會去刻意挑選座位”、“有座位就坐下”。 對於白領來說, 每天上下班搭乘公車都遇上出行高峰, “能擠上去就不錯了, 有座位那已經是萬幸了, 哪還有時間看哪個座位更安全呢!”

還是司機的駕駛技術最為關鍵

然而, 也有一些人認為這種說法缺乏科學依據。 他們認為安全主要取決於司機的駕駛水準。

經常坐公車出行的劉先生說, “是否安全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於司機吧, 一旦出事故, 坐在哪個位置都不安全。 ”

“這很難說的, 上次我奶奶就坐在為老弱病殘人士提供的專座上,

刹車時還是撞傷了手。 ”有學生認為, 網上流傳的這幅安全圖不太具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