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這7種你最愛吃的食物,早就上了營養專家的“黑名單”

每個吃貨都有一個“作死”的本性, 明知道垃圾食品不好, 卻總管不住自己的嘴, 直到看到自己日漸走形的身材, 黯然神傷。

普通人只管好不好吃, 而在營養專家眼中, 只有健不健康。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權威專家, 解讀食品背後裡的營養秘密。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山東營養學會理事、濟南大學營養學副教授 綦翠華

1

帶“酥”或“派”字食品

榴槤酥、芒果酥、鳳梨酥……此類食品一直深受消費者歡迎。 為了讓食品達到“酥”的口感, 需要在製作過程中加入大量油脂,

因此這類食品的脂肪含量很高, 一般達25%~40%。

同時, 製作這類食品添加的一般為富含飽和脂肪的油脂, 比如氫化植物油或棕櫚油, 營養價值不理想。

這類食品往往還含有大量糖分, 糖和飽和脂肪的組合非常不利於預防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疾病。

2

帶“味”字食品

草莓味、香草味、芒果味……現在的食品口味越來越多了, 一種食品往往有多種口味。 殊不知, 這不同的口味通常是利用食用香精來實現的。

食用香精是參照天然食品的香味, 採用天然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經精心調配而成。

雖然在食品製作過程中, 食用香精用量較小, 一般對健康危害不大, 但畢竟它們根本沒有天然果蔬的營養。

這些帶“味”字的食品往往還含有很多糖分,

容易讓人攝入過多的糖和熱量。

3

帶“脆”字食品

“脆”字多見於兒童食品, 這類食品要添加蓬鬆劑和大量脂肪, 才能實現香脆的口感。 這類食品營養價值很低, 水分極少, 稍不小心, 就容易攝入大量熱量, 引發肥胖。

4

帶“柳”字食品

蟹柳、魚柳、牛柳、雞柳、豬柳……在很多人心目中, 這些食品由“肉”製作而來, 是營養健康的代名詞。

然而, 速凍後煎炸的牛柳、豬柳、雞柳等, 外面裹了厚厚的麵粉, 一口下去可能半口以上都是吸了大量油的澱粉, 長期吃非但對人體沒有好處, 反而可能增加肥胖的風險。

5

“油炸、香煎、香酥、幹煸”類菜肴

這幾類烹調方式的共同特點是在製作過程中用油量非常大, 易引起三高等一系列疾病。

食物經過高溫過油,

其營養素和抗氧化成分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壞, 重複煎炸產生的丙二醛, 有潛在的致癌性, 會損傷人類細胞的生物膜, 對細胞有一定毒性。

6

“幹鍋”類菜肴

幹鍋菜在製作過程中, 加熱時間較長, 這會嚴重破壞蔬菜的營養。 而且長時間的加熱或因翻炒不慎導致糊鍋, 易產生致癌物質。

另外, 幹鍋菜含鹽量較高, 吃多了容易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7

“水煮”類菜肴

水煮類菜肴往往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是鹽超標, 它們的含鹽量會比普通菜肴高出好幾倍, 而長期過量攝入食鹽, 容易導致血壓升高, 情緒緊張, 甚至影響血管彈性, 傷害血管;

其次是油的過量使用和反復加熱, 容易讓人攝入過多的脂肪和致癌物質;

最後是辣椒放得太多,

易使人燥熱、上火, 刺激消化道, 影響腸胃功能。 ▲(生命時報特約記者 趙建元)

本期編輯:劉雲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