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早上8點前的時光,決定你人生的品質

你每天早上8點前都做了些什麼?是賴床到最後一刻, 然後匆忙洗漱奔向地鐵;還是早早起床, 有條不紊地讀書看報、踏實吃一頓營養早餐?

近日, 美國作家哈爾在新書中用自己的切身經歷證實了一個觀點:早8點前做什麼, 足以改變你的生活甚至整個人生。 《生命時報》特邀相關專家為你一一解讀。

受訪專家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組織與員工促進中心研發部主任 肖震宇

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神經生物學博士 高 嵩

8點前的時光, 決定生命品質

無論職場中人, 還是退休在家, 每個人都擁有寶貴的“上班前生活”。

家住北京回龍觀的田明每天賴床到7點半才起, 之後便展開百米衝刺, 手忙腳亂地穿衣出門, 路上隨便買份早點邊走邊吃, 踩著點打了卡, 在座位上氣喘吁吁, 一整天持續昏昏沉沉, 手忙腳亂, 十分“被動”;從事保險行業的張亮則積極許多,

他每天6點起床, 晨跑20分鐘, 然後提前1小時到單位, 邊吃早點邊看書, 別人抱怨沒時間做的事, 他輕鬆利用“上班前生活”完成, 而且一天精神飽滿, 對生活充滿激情。

今年79歲的田爺爺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去附近公園遛鳥, 和鄰居們聊聊天, 7點半回家吃早點, 然後讀書看報, 研究最近的新愛好“股票”, 日子越過越有意思;而隔壁王奶奶每天的生活都以睡覺和看電視為主, 8點多才起床, 吃完早點再睡個回籠覺, 10點多起來就開始看電視, 變得越來越孤僻, 情緒也常常很低落。

你看, 善用晨光是掌握成功和健康人生的關鍵。 這段晨起時光如何利用, 基本決定了你一天的精神狀態。

善用晨光對身心有3大好處

美國某商業期刊一項調查發現,

早起的人做事更積極, 效率更高, 良好的“上班前生活”有益健康。

早起的人身體好

研究發現, 早起能提高免疫力, 讓皮膚更有光澤, 降低肥胖的發生率。 英國臨床心理學家羅斯·泰勒曾發現, 好好吃早餐不僅能增強一天的決策和思維能力, 還能避免胃炎、結石等健康問題。

早起的人精神更好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 早起者的情緒更積極, 自我健康感更好。 另有研究表明, 愛熬夜的人更容易罹患抑鬱症。

早起的人效率高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組織與員工促進中心研發部主任肖震宇說, 早起者通常醒得更快, 而且頭腦更清醒, 能快速投入注意力要求較高的活動, 也不容易犯困。 早起還會讓人更積極主動, 不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去做,

習慣走在別人前面。

改變人生, 只需做個“早起人”

美國作家哈爾在新書中寫道:如果能早些起床, 在8點之前完成一些規劃, 比如積極思考新的一天裡最想做的事, 起床後喝一杯白開水, 充分利用早起的額外時間來冥想、看書、跑步或澆花等,

生活會逐漸變得井然有序。 不妨從今天開始, 試著做個勤奮的“早起人”。

早起的前提是保證充足的睡眠。 習慣晚睡的人要改掉一些壞習慣, 比如睡前看電視、上網、玩手機等。 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神經生物學博士高嵩說, 這些都會讓神經過於興奮, 以至於睡意全無。 早起的具體時間因人而異, 以每天精神飽滿為宜。

接下來可以制定一系列晨間計畫, 每天堅持去做。

五步做個“早起人”

打開窗戶, 讓陽光照進來, 清晨的陽光可以喚醒我們的生物鐘。

喝一杯涼白開, 上個廁所, 刷牙洗臉, 還可以沖個澡。

開始專屬於你自己的成長時光, 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晨跑、練瑜伽、讀書、冥想、練樂器、收拾屋子等。 晨跑時可以聽一些有聲書,

看書時選擇一些有建設性的文字, 這會讓你看世界的方式發生積極改變。

享用一頓健康的早餐, 然後靜坐二三分鐘, 打理自己, 就可以出門去打拼了。

到了辦公室, 制定這一天的計畫和工作清單。

對老年人而言, 晨間活動要量力而行, 同時留意身體變化。 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老人, 晨起後肌肉處於鬆弛狀態, 靈活性差, 容易發生摔、碰、扭傷等意外, 最好熱熱身再出門。 (生命時報記者張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