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來點湯水,緩解“節日病”

過年縱情大吃大喝後, 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節日病”了。 咽喉疼痛、上火長痘、腸胃積食、大便不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副主任中醫師鄧聰指出, 如果節後出現一些身體不適, 可從飲食下手, 用一些湯水來緩解。

●消濕滯

節日過後, 大家最普遍的感覺是沒食欲, 吃不下, 肚子還脹得難受。 廣州市中醫醫院藥劑科副主任中藥師王小英表示, 合理的食療搭配, 能讓你“吃掉”節後綜合征。

【陳皮麥芽瘦肉湯】

用料:瘦肉250克、陳皮5克-10克、麥芽10克-15克。

做法: 先將陳皮用水浸泡15—20分鐘, 待其發軟後, 用刀把裡面的白色囊刮掉(因白色囊有輕微苦澀味,

去掉湯的味道會更好)。

在煲中放入適量的水, 煮開之後, 將以上所有的材料放入, 煲1.5小時左右, 喝湯吃少量肉。

功效:陳皮理氣健脾, 麥芽消食健胃, 適宜於飲食不節制引起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或食欲不振導致的傷食、積滯或食積。

●祛油膩

連續一周的胡吃海喝, 腸胃負擔太重了。 王小英建議, 可適量多食用一些紅色果蔬, 煲湯時也可用山楂、陳皮等消食健胃的中藥材, 是節後清理腸胃的最佳選擇之一。

【山楂木瓜生薑湯】

用料:瘦肉250g、山楂10-15克、木瓜5克-10克、生薑5克-10克。

做法:在煲中放入適量的水, 煮開之後, 將以上所有的材料放入, 煲1.5小時左右, 喝湯吃少量肉。

功效:山楂、木瓜消食化積, 生薑開胃驅寒, 適宜於過食魚肉、海鮮等動物食品引起的不思飲食,

並且感覺腹部寒涼的患者。

●咽喉痛

吃火鍋、零食又吃上各種堅果, 緊接而來喉幹舌燥、咽喉疼痛各種不適。 鄧聰表示, 咽喉腫痛須辨清虛實寒熱, 辨證施治。

虛熱上火, 多因內傷勞損、臟腑失調, 致虛熱生內。 主要症見咽幹喉痛, 聲沙, 乾咳少痰, 目乾澀痛, 口乾燥, 口舌生瘡, 鼻腔熱烘、牙齒鬆動或疼痛, 五心煩熱, 骨蒸潮熱, 心煩多夢, 耳鳴耳聾, 舌紅苔少等。

實熱上火, 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 主要症見咽喉紅腫疼痛, 目赤, 口渴, 口臭, 口苦, 口腔潰瘍, 流鼻血, 牙齦腫痛, 牙宣出血, 煩躁易怒, 大便秘結, 小便短赤, 舌紅苔黃等。

【玄桔草茶】(虛火咽痛)

材料:玄參10g, 桔梗10g, 生甘草10g。

做法:將上述藥材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

蓋嚴溫浸20分鐘, 即可飲用。

功效:有滋陰降火、利咽消腫的作用。 適用於急、慢性咽喉炎, 咽喉不適, 或痛、或幹、或燥、或癢, 聲沙、失音等症狀。

【蝴蝶花茶】(實火咽痛)

材料:木蝴蝶10g, 菊花10g, 金銀花10g。

做法:將上述藥材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 蓋嚴溫浸20分鐘, 即可飲用。

功效: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作用。 適用於急、慢性咽喉炎, 咽喉紅腫疼痛, 聲音嘶啞, 咳嗽等症狀。

●解便秘

春節期間難以避免會進食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菜肴, 再加上煙酒和熬夜, 就會出現消化不良、大便太硬、不通暢等症狀。 鄧聰指出, 此時一定要多吃點蔬菜水果, 便秘時不妨試試以下兩款湯水。

【麻仁糊】

材料:火麻仁20g, 冰糖適量。

做法:火麻仁洗淨, 搗碎, 備用;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

先用猛火煲至水滾, 然後放入火麻仁, 煮成糊狀, 冰糖調味, 即可食用。

功效: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適用於口幹, 腸燥, 大便不暢通、小便不利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