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伏天要滅三把火:上焦火吃點苦、中焦火按內庭、下焦火清濕熱

今年伏天時間長, 共40天, 雖然8月16~25日已經進入末伏, 高溫高濕逐漸消退, 但人體三焦之火依然旺盛。 不少人會出現口幹、咽痛、小便黃等症狀, 這其實是身體上火的信號, 即三焦火旺。 中醫將三焦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域, 上焦指胸膈以上, 內居心肺;中焦從胸膈至肚臍, 內居脾、胃;下焦為肚臍以下, 內居肝、腎、大腸、小腸、膀胱。 三焦的生理功能為通行元氣, 運行水液。 三焦火旺需要根據上、中、下三焦的不同表現, 採取相應的“滅火”方法。

上焦火旺。 上焦火旺中, 心火旺表現為口渴、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治療以清心瀉火為主。

中成藥可選擇牛黃上清丸、牛黃清心丸。 在五味中, 苦味入心, 患者可適當吃些苦瓜、萵筍、苦菊、穿心蓮等苦味食物, 能祛熱、祛心火。 平時, 可飲用蓮心竹葉茶, 將蓮子心2克、竹葉3克用沸水沖泡, 加蓋悶泡10~15分鐘後飲用。 蓮子心味苦性寒, 歸心、腎經, 有祛心火功效, 可治口舌生瘡;竹葉味甘淡性寒, 歸心、胃、小腸經, 有清熱除煩、利尿作用。 不過, 脾胃虛寒、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上焦火旺, 當表現為肺火旺時會出現咽喉腫痛、鼻腔乾燥、咳嗽、痰黃黏稠、大便乾燥等。 治療以清肺瀉火為主, 可多吃白蘿蔔、梨、枇杷等, 有助清熱、潤肺、止咳。 中成藥可選擇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等。 還可按壓少商穴, 位於手部拇指末節橈側, 距指甲角0.1寸, 能清肺瀉火;搓魚際穴,

位於手部拇指本節後凹陷處, 第一掌骨中點橈側, 赤白肉際處。 兩手魚際穴對搓, 感到發熱, 持續2分鐘, 有助緩解肺熱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

中焦火旺。 以胃火旺盛為主, 表現為牙齦腫痛、煩熱口渴、口臭、胃部灼痛、噁心、嘔吐、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 中成藥可選擇牛黃清胃丸、新清寧片。 還可按摩內庭穴, 位於足背第二和第三腳趾間, 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 稍用力按壓, 以有酸脹感為宜, 每側1分鐘, 持續2分鐘, 可有效治療因胃火引起的牙痛、口臭、胃酸、便秘。

下焦火旺。 以肝膽濕熱為主, 表現為急躁易怒、肋骨脹痛、目赤耳鳴等。 中成藥可選擇龍膽瀉肝丸(對腎有損害, 不宜長期服用, 用藥前要諮詢醫生)。

還可將佛手10克、茵陳9克、山楂6克泡水代茶飲, 佛手舒肝理氣、和胃止痛;茵陳味苦辛性微寒, 歸脾、胃、肝、膽經, 清利肝膽濕熱力強;山楂健脾消食、行氣散瘀, 能共同達到健脾行氣、清利濕熱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