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吃對白米飯,勝過吃仙丹!可你卻不會吃!

米飯並不是沒有營養物質。 只是由於現在的大米加工過於精細, 使穀粒變成了粳米, 損失了很多的營養物質, 那麼我們怎麼吃才能使米飯的營養發揮到極致呢?

一、這樣吃米飯勝過補仙丹

1.粗中有細, 雜糧搭配

白米飯是細糧, 升血糖比較快。 據研究, 吃太多白米飯會增加2型糖尿病的風險。 但是我們可以和粗糧一起來搭配, 不但避免肥胖和糖尿病, 還使得我們吃的更加營養和健康。 使氨基酸互補, 增強蛋白質的利用率, 還可以補償粳米損失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 做到營養均衡。

粗糧可以選擇五穀雜糧, 比如高粱、小米、玉米、黑米、薏米、蕎麥、燕麥、黑豆、紅豆等。

可以選擇做成雜糧飯。 比如大米和紅小豆、大米和薏米雜糧飯。

也可以加入蔬菜如胡蘿蔔丁、南瓜丁、香菇丁等還可以和豆漿一起煮。

也可以煮雜糧粥。

比如養腎益本粥就能起到很好的養腎護腎的效果

功效:核桃、黑芝麻是天然佳品;而黑豆被稱為“腎之穀”, 固精, 烏髮黑髮;黑米滋陰, 健脾益氣, 將黑豆、黑米加入熬粥, 搭配在一起熬粥, 再好不過了!所以常食養腎益本粥有補腎益發、增強體質、養肝護肝、補氣血、潤腸通便的作用。

2.自然醇香, 少油少鹽

有人煮米飯的時候喜歡加入油和鹽, 吃的時候液喜歡加多油多鹽的湯汁泡飯。 這些習慣都不利於健康。 米飯還是自然醇香的好, 有利於控制攝入量, 那些多油多鹽的炒飯、拌飯、蓋飯也都要少吃。

3.少洗少泡, 避免軟爛

很多人淘米的時候, 喜歡淘很多次, 而且還用手用力揉搓, 覺得非要這樣才能洗乾淨。 其實, 過度洗米會損失大米中的很多營養物質, 一般2次就夠了。

還有部分人習慣煮米之前浸泡一段時間,

煮的時候也故意多放一些水, 這樣煮出來的米比較鬆軟。 但是, 隨之而來, 另一個問題出現了。 提前浸泡、水量增加、蒸煮時間加長, 都會消化速度和血糖升高速度加快, 對糖尿病人有一定的風險。

很多人都誤解了白米飯, 其實它並非你想的那麼簡單, 究竟有什麼樣的秘密讓我們百吃不厭呢?

二、白米飯的營養

1.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 維持生命活動

米飯中含量最高的是碳水化合物, 很多人怕胖而拒絕。 其實真正肥胖的罪魁禍首是能量過剩, 在這方面, 脂肪的“功勞”遠遠大於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消化吸收後釋放能量很快, 用以維持我們的生命活動。 而且同時也是大腦、心臟和肌肉活動的主要能源,

人一天所需總熱能的50%~60%來自於碳水化合物。

米飯中的碳水化合物比大魚大肉的脂肪容易消化。 而且白米飯有自然的清香, 增加食欲。

而大魚大肉一般都重味、重油, 容易引起腸胃的反感和刺激。

2.少量蛋白質

米飯除了碳水化合物, 還有6%~8%的蛋白質, 如果每天吃250克大米煮成的飯, 也就是5兩米飯, 就能攝取20克左右的蛋白質, 相當於每天所需蛋白質的1/3。

3.少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素

米飯中還含有維生素B1、B2, ,維生素E, 鉀、磷等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素。 這些都是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須的營養物質。

結語:米飯本身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較高, 經過精細加工後, 營養物質稍顯單一。 但是合理烹調、科學搭配,

瞬間也能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