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

太極練習要訣:心靜、體松

1、松、靜才能強心健身

初練太極者, 在身法中正的前提下, 必須要松。 習練太極拳, 松可以讓你的氣達四梢(毛髮為血稍、牙齒為骨稍、舌頭為肉稍、指甲為筋稍), 可以觸動你節節貫穿, 一氣呵成。

太極拳注重心靜用意, 要求練拳過程中心裡活動平衡, 用意識支配動作, 使人的思想活動集中在練拳上, “心靜體松、心平氣和、氣血暢通”, 中醫學認為:“通則不痛、不通則痛”。 太極拳是通過心理活動引起生理變化, 從而達到強心健身的作用。 所以說, 太極拳是一項養生的有氧運動, 與太極拳的松靜有著必然關係。

2、放鬆入靜才能後發先至

因為太極拳是一項技擊性很強的運動項目。 它的技擊要求是後發先至。 也就是說在對方出擊後, 借對方來力作出應敵反應。 這是太極拳與其他拳種不同的要求。 正如拳論中所說的“彼不動, 己不動。 彼微動, 己先動。 ”

平時練拳看起來很慢, 慢練的目的是要把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要練得合乎拳法拳理。 要在意念引導下神經中樞高度集中, 骨骼肌肉充分放鬆, 以達到神經、肌肉的高度敏感性, 在與對方交手時能感覺到對方哪怕很小的勁路變化, 並借力發力, 這就是太極推手中所說的聽勁, 是拳論中說的“一羽不能加, 蠅蟲不能落”的高級功夫。

要想達到太極拳的高級功夫, 練拳時放鬆入靜是非常重要的, 不放鬆肌肉就不能快速發放,

不入靜, 中樞神經就達不到高度的敏感性。 所以說放鬆入靜是練習太極拳的基礎, 是太極拳的基本功。

松與靜的方法:

前面講了太極拳松的必然關係, “先松心、後松身”, 心靜才能夠體松。 靜是習練太極拳的條件, 松是習練太極拳的過程, 達到松沉是練太極拳的目的。 下面講習練太極拳過程中, 如何在意識的支配下放鬆身體, 達到太極拳松沉效果:

(1)心靜用意, 在意識的引導下, 全身放鬆。

練松要從基礎樁功開始練起, 靜樁可練心靜及身體各部位的徹底放鬆, 是身體能儘快去僵求松的一種有效訓練方法。 練功要達到松, 首先要心靜, 也就是“先松心, 後松身”, “心靜體松”;把心靜下來, 排除雜念, 思想才能夠集中,

用意識去支配肢體各個部位的放鬆。

放鬆練習要求:兩腳開立, 立身中正, 下顎微收, 下頜兩側到後腦勺輕輕往上領起, 使得脊柱上下對拉(像似衣服掛起來一樣), 兩胯端平, 松胯圓襠, 命門微後撐, 尾閭自然松垂, 兩腿直中有屈, 松肩墜肘, 含胸拔背, 後背有平滑飽滿之感。 這時候 , 虛領頂勁, 用意念將脊柱一節節拉開拔長, 這樣就能做到身體的支柱——脊柱放鬆。

脊柱放鬆是全身鬆開的關鍵, 所以說意念虛領是第一要義, 脊柱鬆開以後, 身體就靈活了。 接下來, 就需要用意識支配身體, 從上到下的各個關節放鬆:先松肩與胯關節, 接著松肘、膝、腕、踝、指等關節, 最後松手掌與腳掌, 身體各部位的關節輕輕拔長鬆開, 隨之身體肌肉也得到自然放鬆,

而達到全身放鬆。

(2)體松有度, 行拳要輕。

在練習身體放鬆的過程中, 不能一味的只追求松, 全身如果松過了, 那麼就會產生懈、軟的現象, 就什麼都沒有了。 所以在練松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度, 不能不松, 但不可過松。 松不是不用力, 而是用最小的力支撐身體各部位的重量, 不懈不軟即可。

人體就像一個氣球, 向外有一定的張力,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掤勁不能丟”。 第一階段的靜態練松基本掌握以後, 當進入習練太極拳套路放鬆階段時, 往往由於初學太極拳者, 對套路動作不熟練, 還沒有很好掌握太極拳動作中的虛實轉換關係, 在習練太極拳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僵勁。

如要達到太極拳的松柔圓活, 舒展大方的效果,

必須要從輕入手。 太極拳有“邁步如貓行”“邁步如臨淵”之說, 所以要練好太極拳要從輕入手, 由輕到松, 由松再到柔, 最終到松沉。 也就是有輕才有松, 有松才能柔, 由柔才能達到太極拳的松沉。

遵循規律, 反復練習, 循序漸進, 堅持不懈, 就一定能練好太極拳, 達到強身健體之目的。

初學太極拳要從緩慢、松柔入手, 先求松靜, 由松入柔, 逐步積柔成剛。

所謂全身放鬆, 就是自頭至腳, 由內及外, 完全放鬆, 沒有一點僵力。 感覺神經中樞(大腦)松靜, 思想集中, 達到心平氣和的狀態, 才可以開始動作。

因為太極拳是一種順應人體的自然狀態, 順其自然規律而引發其自然之力的一項運動。 通過特殊的整體修煉過程, 調整強化人體本能和開拓人體潛能,

使練拳者的身心達到平衡和自由狀態, 同時全身肌肉韌帶、骨骼以及各臟器, 都能順從意念的需要, 以達到既協調有序, 又迅速靈活, 乃至“屈伸開合任自由”的一種理想境界。

太極拳放鬆鍛煉的目的, 是要使整個人體在意念導引下, 做到隨心所欲地發放人體能量, 也就是要使大腦信號與肌體動作同步化。 太極拳的放鬆是用意的, 積極振作的。

所謂放鬆, 目的就是要消除拙力, 去掉僵勁。 要按照規矩用勁, 以意貫注於動作過程之中。 只要按照動作的虛實變化去完成動作過程, 按照用意不用力的原則練太極拳, 就會逐漸產生一種輕靈而又沉重的, 富有彈性和韌性的內勁。

這種鍛煉方法能夠引人入勝, 在練拳過程中會越來越感到趣味無窮。 在生理上,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練拳時要心靜不亂,動作要輕靈細膩。肌肉骨節沒有一處不放鬆的地方。動作輕緩可以逐步體會和糾正全身內外的不放鬆之處。因此練太極拳是從動作的輕緩中求得內外放鬆的。

太極拳這種放鬆用意,內外合一的鍛煉方法好處很多,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可以使精神上放鬆。緩解緊張情緒對身體的危害。

2.可以使腹式呼吸和橫膈運動不受牽制,在療病保健和技擊上,都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3.肌膚骨節處處開張以後,氣血周流無滯,氣行於骨節隙縫之中,能加強節節貫串的作用。

4.全身骨節由於放鬆而自然下沉,發展了下肢的支撐力,胸背、肋骨節節松下,外向前合,有助於沉氣,穩定重心。穩定的重心有利於動作的靈敏和技擊運用時的發力。

5.能夠發展力量和速度。因為全身處處放鬆了力量,才能毫無阻礙地、圓活地加快速度。

全身放鬆的太極拳練習,由於意識的引導和貫注,動作會逐漸和順協調,屈伸旋轉自如,久而久之,手臂極為綿軟而又極為堅硬,全身極為輕靈而又極為穩重,這就是積柔成剛。

使動作出現似松非松、剛柔相濟,也就是肌肉放鬆和收縮更多交叉進行。太極拳在螺旋式、抽絲式的身手腿旋轉運動時,全身各部分肌肉總是交叉著一松一緊的,由於放鬆的意識在支配著肢體,因此,即使是絞緊的肌肉也不是僵硬的,而是富於彈性與韌性的。

許多不真正瞭解太極拳運動的人,把太極拳的慢練、舉動輕緩誤以為是老年人的運動。其實,體育運動中,每一個發力前的動作,都首先是放鬆。只有先放鬆,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快速力量。

太極拳放鬆之理不但適用於太極理論,而且適用於一切體育運動之中。在學習太極拳放鬆用意的理論指導下,可以明白更多運動之理,太極拳放鬆入靜是每一個太極拳練習者的修煉之道,必須認真體悟。

練太極拳舉動輕緩,是為了運勁,須無微不至。開頭就用快速的練法,必然使有些動作過程滑過,做不到處處都能恰倒好處。只有慢練的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後,才可開始由慢到快,快而後慢,慢能慢到十分,快也能快到極致,如此反復鍛煉才能極虛極靈,又能極重極輕,快慢輕重,隨心所欲。

能輕則松,能松則快,能緩則內勁增長,不用力而自然沉重。在慢練有了功夫後,就可隨心所欲地練快。能夠快而不亂,輕而不浮。輕是保證全身內外放鬆的必要條件,所以拳論中說“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

每打一勢輕輕運行,只有用力越少越好的輕的練法,動作才能越練越靈活,才能達到“一羽不能加”的高度敏感性。靈是輕的發展。不輕就不能松,不松就不靈活。

松靜是練好太極拳的必要條件,陰陽虛實是練習太極拳的靈魂,傳統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純以神行,僅看到神的忽隱忽現,剛柔的痕跡看不出來。從太極拳的最高步驟和最高要求看,放鬆不是太極拳的目的,而是達到目的的必要手段,沒有充分放鬆練拳就練不成真正的太極拳。

在生理上,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練拳時要心靜不亂,動作要輕靈細膩。肌肉骨節沒有一處不放鬆的地方。動作輕緩可以逐步體會和糾正全身內外的不放鬆之處。因此練太極拳是從動作的輕緩中求得內外放鬆的。

太極拳這種放鬆用意,內外合一的鍛煉方法好處很多,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可以使精神上放鬆。緩解緊張情緒對身體的危害。

2.可以使腹式呼吸和橫膈運動不受牽制,在療病保健和技擊上,都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3.肌膚骨節處處開張以後,氣血周流無滯,氣行於骨節隙縫之中,能加強節節貫串的作用。

4.全身骨節由於放鬆而自然下沉,發展了下肢的支撐力,胸背、肋骨節節松下,外向前合,有助於沉氣,穩定重心。穩定的重心有利於動作的靈敏和技擊運用時的發力。

5.能夠發展力量和速度。因為全身處處放鬆了力量,才能毫無阻礙地、圓活地加快速度。

全身放鬆的太極拳練習,由於意識的引導和貫注,動作會逐漸和順協調,屈伸旋轉自如,久而久之,手臂極為綿軟而又極為堅硬,全身極為輕靈而又極為穩重,這就是積柔成剛。

使動作出現似松非松、剛柔相濟,也就是肌肉放鬆和收縮更多交叉進行。太極拳在螺旋式、抽絲式的身手腿旋轉運動時,全身各部分肌肉總是交叉著一松一緊的,由於放鬆的意識在支配著肢體,因此,即使是絞緊的肌肉也不是僵硬的,而是富於彈性與韌性的。

許多不真正瞭解太極拳運動的人,把太極拳的慢練、舉動輕緩誤以為是老年人的運動。其實,體育運動中,每一個發力前的動作,都首先是放鬆。只有先放鬆,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快速力量。

太極拳放鬆之理不但適用於太極理論,而且適用於一切體育運動之中。在學習太極拳放鬆用意的理論指導下,可以明白更多運動之理,太極拳放鬆入靜是每一個太極拳練習者的修煉之道,必須認真體悟。

練太極拳舉動輕緩,是為了運勁,須無微不至。開頭就用快速的練法,必然使有些動作過程滑過,做不到處處都能恰倒好處。只有慢練的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後,才可開始由慢到快,快而後慢,慢能慢到十分,快也能快到極致,如此反復鍛煉才能極虛極靈,又能極重極輕,快慢輕重,隨心所欲。

能輕則松,能松則快,能緩則內勁增長,不用力而自然沉重。在慢練有了功夫後,就可隨心所欲地練快。能夠快而不亂,輕而不浮。輕是保證全身內外放鬆的必要條件,所以拳論中說“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

每打一勢輕輕運行,只有用力越少越好的輕的練法,動作才能越練越靈活,才能達到“一羽不能加”的高度敏感性。靈是輕的發展。不輕就不能松,不松就不靈活。

松靜是練好太極拳的必要條件,陰陽虛實是練習太極拳的靈魂,傳統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純以神行,僅看到神的忽隱忽現,剛柔的痕跡看不出來。從太極拳的最高步驟和最高要求看,放鬆不是太極拳的目的,而是達到目的的必要手段,沒有充分放鬆練拳就練不成真正的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