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
概述
慢性咽炎(chronic pharyngitis)系咽粘膜的慢性炎症。
常為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
本病多見,
病程長,
症狀頑固,
治療困難。
病因
(一)局部因素:(1)多為急性咽炎反復發作或延誤治療轉為慢性;(2)患有各種鼻病,
因鼻阻塞而長期張口呼吸及鼻腔分泌物下流,
致長期刺激咽部,
或慢性扁桃體炎,
齲病等影響所致。
(二)物理化學因素刺激:如粉塵、頸部放療、長期接觸化學氣體、煙酒過度等都可引起本病。
(三)全身因素:各種慢性病,
如貧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症,
心血管疾病,
新陳代謝障礙,
肝臟及腎臟病等都可繼發本病。
症狀
咽部可有各種不適感覺,
慢性咽炎可分為:
①慢性單純性咽炎:粘膜彌漫性充血, 小血管擴張, 色暗紅, 附有少量粘稠分泌物。
②慢性肥厚性咽炎:粘膜增厚, 彌漫性充血, 色暗紅。 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充血腫脹, 呈點狀分佈或融合成塊。 兩側咽側索亦充血肥厚。
③萎縮性或乾燥性咽炎:粘膜乾燥, 萎縮變薄, 色蒼白發亮如蠟紙, 並有膿痂附著。 咽部感覺及反射減退, 鼻咽部也有粘稠分泌物或膿痂附著, 有時可在咽後壁見到頸椎椎體的輪廓。 若早期萎縮改變不明顯, 僅表現乾燥者, 稱乾燥性咽炎。
檢查
詳細詢問病史,
仔細檢查鼻咽及喉咽,
以及進行必要的全身檢查。
治療
消除各種致病因素,
如治療全身性疾病,
治療鼻竇炎。
注意營養,
增強體質鍛練。
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煙酒,
發音不當應矯正。
在有粉塵或刺激性氣體環境中工作者應戴口罩。
局部可用複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2%硼酸液、3%鹽水等漱口,
3%碘甘油塗咽,
或者含化碘喉片,
薄荷喉片及六神丸等。
口服滋陰生津、清熱潤肺中藥,
如元參、麥冬,
生地,
雙花,
射干,
甘草煎服。
對肥厚性咽炎可用10~30%硝酸銀塗咽或用電凝固法。
紫外線照射,
冷凍治療,
鐳射治療等均可收到一定效果。
對萎縮性咽炎可服維生素A、B2、C、E以促進粘膜上皮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