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山竹剝開發黃

山竹算是非常出名的熱帶水果之一了, 堅硬的外殼裡面是柔軟的果肉, 吃起來口感非常不錯, 而且營養豐富, 對我們的健康有好處。 正常山竹的果肉應該是乳白色的, 但有些人在吃山竹的時候, 會發現山竹剝開發黃, 這種情況下不確定是否還能食用。 那麼, 山竹剝開發黃還能吃嗎?下面咱們就來看看吧。

山竹果肉如果已經變成黃色了最好不要食用。

山竹裡面如果出現了黃色的東西, 說明存放的時間太久, 已經導致裡面果肉變質了。

另外沒有熟透的山竹裡面也會有黃色漿汁, 無害, 不過味道不怎麼樣。

如果外面出現了黃點, 那麼壞消息就是, 裡面多半也變黃了。 千萬不要聽信店主說的:“這個沒關係的, 還是好的”, 打開來你就後悔了。 只要挑外表沒有黃點、黃斑的, 基本上就味道很好。

也有人認為有些山竹裡面發黃的物質是山竹膠, 但是即便是山竹膠,

嘗起來味道還帶有苦澀感, 據稱有治胃病的功效, 但未得到證實, 因此也不要吃了, 以免傷害身體健康。

挑山竹, 要挑選外表光鮮, 結實, 表面沒有幹水或者潮濕的, 蒂也不會顯得很幹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 外皮上不能帶一點黃, 如果外面出現了黃點, 那麼這個山竹的味道會發苦, 發澀, 所以儘量買了就快一點吃掉, 否則一般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山竹的選購方法

1、看蒂瓣

山竹的底部有瓣(稱蒂瓣), 一般為4-8片, 蒂瓣片的數量和果肉片數是對應的, 蒂瓣越多果肉片數也越多, 因此應選擇蒂瓣多的山竹。 不過八瓣的山竹很少見, 如果見到了, 買就對了。

2、看外殼顏色

山竹的外殼從綠變成紅, 代表已成熟可以食用。 依序為鮮紅、深紫、深咖啡色, 顏色越淺越新鮮, 不過鮮紅色的山竹還不夠甜, 深黑啡色的山竹則肉質太軟。 因此建議選擇深紫色的山竹, 甜度足夠, 肉質結實。

3、看葉瓣顏色

山竹的葉瓣顏色越綠的代表越新鮮, 因此兩個外殼顏色差不多的山竹, 應選擇葉瓣顏色較嫩綠的那個。 如果顏色呈褐色或黑色, 說明已放置一陣子, 果肉已腐爛變黃。

4、看果殼硬度

挑選時用手指輕捏外殼, 如果按下後果殼上的淺指印可立即恢復, 代表是新鮮的山竹;而果殼硬又幹, 像石頭一樣按不下去的, 大多是過熟無法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