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體檢出脂肪肝 中醫分類型治療

脂肪肝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 是一種常見的肝臟病理改變, 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 脂肪性肝病正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 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發病率在不斷升高, 且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 正常人肝組織中含有少量的脂肪, 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膽固醇等, 其重量約為肝重量的3%~5%, 如果肝內脂肪蓄積太多, 超過肝重量的5%或在組織學上肝細胞50%以上有脂肪變性時, 就可稱為脂肪肝。

得了脂肪肝怎麼辦?

脂肪肝臨床表現輕者無症狀, 重者病情兇猛。 一般而言, 脂肪肝屬可逆性疾病, 早期診斷並及時治療常可恢復正常。 到目前為止, 尚無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藥物。 一般常選用保護肝細胞、去脂藥物及抗氧化劑等, 如維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膽酸、水飛薊素、肌苷、輔酶A等, 建議自己不要盲目吃保肝的藥物, 盲目用藥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應該遵醫囑用藥。

飲食治療是大多數脂肪肝病人治療的基本方法, 也是預防和控制脂肪肝病情進展的重要措施。 瘦肉、魚類、蛋清及新鮮蔬菜等富含親脂性物質的膳食, 高纖維類的食物有助於增加飽腹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 可適當多吃些。

脂肪肝的人主要選擇可鍛煉全身體力的有氧運動, 如慢跑、騎自行車、上下樓梯等, 這類運動對患有脂肪肝的人有降脂減肥、促進肝內脂肪消退的作用。

中醫如何治療脂肪肝

1、痰濕內停

此類體質的人群比例最高, 這類人外表有豐滿的體型, 不僅不願意運動, 嘴裡總是“黏黏的”, 不喜歡喝水, 咽部好像有東西堵著, 周身困重, 胸喘憋悶, 頭暈噁心, 舌苔又白又厚。 可以用陳皮、蒼術、茯苓、厚樸、澤瀉中藥等進行防治。

2、濕熱內虛

年輕人中濕熱蘊虛體質較多, 表現在平常性情急躁易怒, 易於激動、口幹口黏、口苦、肋易脹痛, 小便發黃, 大便不爽, 舌苔又黃又膩。 可以用薏米仁、通草、滑石、蔻仁、杏仁、青蒿、茵陳等中藥進行防治。

3、肝鬱脾虛

這類人相對內向, 心情容易抑鬱不舒, 情緒易波動, 工作時易感疲乏, 氣短胸悶, 不想說話, 自身免疫力低下, 易感冒, 食欲較差, 舌泛邊有齒痕。 可以用柴胡、白術、白芍、當歸、茯苓等中藥進行防治。

4、氣滯血瘀

這類體質也較常見, 表現為胸部脹悶, 好像有東西壓著不舒服, 面色偏黑, 常伴有各種疼痛, 女性朋友則出現痛經, 舌和唇色紫暗。 可以用綠萼梅、八月劄、香附、郁金、丹參、桃仁等中藥進行防治。

脂肪肝的飲食, 要注意以下幾點的地方:

一、熱量控制:以清淡平和、營養豐富均衡為宜, 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比例。 適當吃些酸的、性味甘甜的食物, 避免多吃油膩、油炸、辛辣食物, 以免加重肝臟和胃腸負擔。

二、絕對禁酒, 最好禁煙。

三、低脂低糖低鹽飲食:選用脫脂牛奶, 烹調時儘量選用植物油, 少食動物內臟、肥肉、魚子、腦髓等含脂肪高、膽固醇高的食物, 少食煎、炸食物, 少吃甜食, 每天鹽的攝入量控制在5克之內。

四、保證充足蛋白質的攝入:如魚、蝦、瘦肉、海米等。

五、多食用含維生素、纖維素多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粗糧等。

六、少食刺激性食物, 如蔥、薑、蒜、辣椒、胡椒、芥茉等。

七、少吃不潔、半生水產品。 進食不乾淨的海鮮, 容易感染急性甲型或戊型肝炎。 主要原因:高糖高脂飲食及缺乏運動, 過量飲酒加重脂肪肝。 影響血糖血脂、胰島素抵抗、肝硬化。

上一篇:胃痛怎麼辦 2種中醫特色療法緩解胃痛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脂肪肝中醫脂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