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掌握如何煎药加水充分发挥药性

导语:随着社会群众跟政府对中医的重视, 人们对中医养生也是更加的喜爱。 虽然现在社会的各项设施都很发达, 因为我们各种各样的原因养成了什么都可以让别人代劳的习惯, 比如做饭、家务, 包括一些年轻人不喜欢把家里弄得有不好闻的味道, 因此医院有提供煎药的服务。 但是毕竟实在外面煎药, 跟我们自己亲自操作的还是有差别。 因此我们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应该自己来煎药, 但是煎药是加水应该如何控制呢?

煎中药决不能加热水。 同理, 煎中药前应将药物浸泡一段时间, 使水能渗透到药物的内部组织,

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但切不可用热水, 只能用冷水。

中药汤剂以水为溶媒, 加水量的多少, 应以药物的性能、体积、吸水量及所需的治疗药量等为依据而定。 若加水量过多, 药物浓度过低, 药汁太多, 则疗效受影响;加水过少, 不仅难以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

还容易煎焦, 既浪费, 又可引起相反的效果。 今荐介3种加水方法, 供择用。

1.传统加水法:将中药置于砂锅内, 用手将药摊平, 然后加入高出药面3~4厘米(小拇指高)的水。 此方法最为简单方便, 使用最多, 但是准确度稍差。

2.量器加水法:即采用量杯或量筒加水, 按不同的治疗药物及其头煎、二煎加不同量的水。 上海市药材公司规定各类药煎煮的加水量为:调理、滋补药, 头煎700-900毫升, 二煎400-450毫升;一般药(凡是以治疗各种疾病为主的中药), 头煎500-700毫升, 二煎300-350毫升;解表治感冒药, 头煎400-600毫升, 二煎280-300毫升。 此法比传统加水法准确, 但是, 若遇到药物量多时, 加水量则显得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