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研究顯示多吃石榴有助於對抗炎症性腸病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合眾國際社1月9日報導, 9日發表于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 多吃石榴是對抗炎症性腸病(IBD)的關鍵。

尿石素A(Urolithin A)由腸道菌群生成, 是存在於石榴和漿果中的一類化合物, 能促進腸粘膜上皮細胞以及上皮細胞間的緊密, 從而抑制炎症性腸病。

“用小分子來恢復腸屏障和減少炎症將為炎症性腸病的治療提供更好的方案, ”inStem的研究人員、該研究的合著者普拉文•維姆拉(Praveen Vemula)在一份新聞稿中說, “我們研究合成的類似物克服了微生物代謝物的穩定性限制, 從而提高了療效。

腸屏障通常利用腸粘膜上皮細胞以及上皮細胞間的緊密連接來抵禦該區域的毒素。 這種緊密連接主要由如claudins、Zona occludin-1和occludin等幾種跨膜蛋白組成, 進而構成腸道的屏障, 有效阻止細菌及內毒素等有害物質透過腸粘膜進入血液。 炎症性腸病的病毒會釋放出蛋白質, 讓毒素從腸道溢出, 進而引起慢性炎症。

目前市場上沒有一種藥物能產生緊密連接蛋白, 而Zona occludin-1、甾體免疫調節劑和非甾體抗炎藥對炎症性腸病的治療作用不大。

路易斯維爾大學(University of Louisville)的博士後研究員、研究的合著者Rajbir Singh表示;“此前, 該領域的研究人員普遍認為尿石素僅具有抗炎功能。 然而, 我們首次發現尿石素的主要功能是修復腸道屏障功能障礙。 ”

來自印度和路易斯維爾大學的研究人員他們找到了一種治療方法。

他們發現石榴和漿果可以提高腸道中蛋白質的含量, 從而加強腸道上皮細胞的連接。 他們進行了多次體外和體內實驗, 證明這些小分子如何通過影響緊密連接蛋白的表達而影響腸上皮屏障, 從而降低腸道滲透度。

2015年,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簡稱CDC)估計, 1.3%的美國人患有炎症性腸道疾病, 主要包括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

來自細胞和分子平臺中心的研究人員塔斯利馬裡夫•賽義德(Taslimarif Saiyed)也是這項研究的合著者。 他說:“這裡開發的最有效的尿蛋白合成類似物可能是一種潛在的新化學物質, 可以緩解炎症性腸病。 ”(實習編譯:周思敏 審稿:譚利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