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處暑養生需要防秋燥 有什麼食物可以防秋燥

秋燥, 初起即有津氣乾燥的症狀, 如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 燥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偏於寒, 一偏於熱。

飲食養生保健的方法對“秋燥”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特別提出要多吃一些寒涼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 如黃瓜、番茄、冬瓜、百合、白蘿蔔、胡蘿蔔及梨、蘋果、葡萄、荸薺、甘蔗、柑橘、香蕉、柿子、鳳梨、羅漢果、大棗和湯、粥等, 這不但有利於維生素的補充, 還能夠增加水分的攝入。 飲食上要盡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熱食物, 更不宜吃燒烤食品, 以加重秋燥的症狀。

增加水和流食的攝入, 提倡採用“五一二”的方法:“五一”的意思是5個1杯, 即早晨起床後喝1杯白開水, 早餐時喝1杯豆漿, 午餐時喝1碗湯, 晚餐時喝1碗粥, 睡前半小時喝1杯牛奶;“二”的意思是上下午各喝兩杯茶。

處暑象徵著東南季風最後退出, 北季風開始來臨。 此後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熱不來”就是這個道理。

處暑又稱暑退, 這時氣溫一般是15-17℃, 最適於人體的氣溫, 因此覺得很舒適。 陸遊有兩句詩:“四時俱可喜, 最好新秋時。 ”

秋季正是各類瓜果蔬菜大量成熟上市的時候, 其中黃瓜、苦瓜、冬瓜、南瓜等更是非常便宜。 瓜類蔬菜營養豐富, 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胡蘿蔔素及鈣、磷、鐵、鉀等礦物質, 而且還具備一定的藥用價值。 瓜類蔬菜在各類夏季蔬菜中含水量最高, 一般都在90%以上, 吃500克的瓜菜相當於喝450毫升高品質的水。 瓜中糖含量少, 與大米比能量和糖的含量是大米的1/10或者1/30, 而且幾乎沒有脂肪, 不會讓人發胖。

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品, 例如新鮮蔬菜和水果。 因為維生素能促進體內疲勞時所存積的代謝物儘快排除。 蔬菜和水果味鹼性食物,

其代謝產物能中和肌肉疲勞時產生的酸性物質, 使人消除疲勞。 其實大自然早已幫我們安排好, 秋天本身就是水果出品的黃金時期, 這個時候的蘋果、梨、番茄、桔子、甘蔗都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還要多吃含鉀的食品, 如乾果、豆類、海產品等, 他能維持細胞水分, 增強其活性, 有助於機體恢復生機。

1.梨粥:梨2~3個, 洗淨後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 加水煮粥。 梨, 味甘酸性涼, 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 大米健脾益氣, 兩者同煮為粥, 具有益氣健脾、滋陰潤燥的作用, 可作為預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2.百合銀耳粥:鮮百合50克, 銀耳10克, 大米100克。 將百合洗淨切碎, 銀耳用溫水發開後, 洗淨切碎, 與大米同煮為粥。 百合, 味甘性微寒, 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銀耳,

味甘淡性平, 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氣健脾, 三者同煮為粥, 具有潤陰潤燥、補肺養心、健脾生津的作用, 適用於在乾燥的秋季食用。

3.銀百秋梨羹:銀耳10克, 百合10克, 秋梨1只, 冰糖適量。 將秋梨洗淨去核切小塊, 加入水發銀耳及百合、冰糖, 放入碗中在火上蒸1小時後, 食梨喝湯, 有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 適用於秋燥咳嗽、乾咳少痰者。

另外, 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還強調了子午覺的重要性(即每天于子時、午時入睡), 子午之時, 陰陽交接, 極盛及衰, 體內氣血陰陽失衡, 必欲靜臥, 以侯氣複。 現代研究發現, 夜間0至4點, 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中午12至13點, 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 有統計表明,

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

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之品, 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干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