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香堇菜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Xiānɡ Jǐn Cài

【來源】

藥材基源:為堇菜科植物香堇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ola odorata L.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全草,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香堇菜ViolandorataL.多年生草本, 高3-15cm。 無地上莖, 具匍匐枝。 根莖較粗, 垂直或斜生, 淡褐色, 密生結節, 向下生多數細根, 橫向生出細長的匍匐枝, 其節處生根、發葉而成新植株。 葉基生;葉片圓形或腎形到寬卵狀心形, 花期葉片較小, 長與寬均1.5-2.5cm,花後葉片漸增大,長寬可達4.5cm, 先端圓或稍尖, 基部深心形, 邊緣具圓鈍齒, 兩面具疏短柔毛或近無毛。 花較大, 深紫色, 有香味;花梗細長, 中部或中部以上有2枚細長小苞片;萼片圓形或長圓狀卵形,

先端鈍圓, 基部附屬物極短;花瓣邊圓波狀, 側方花瓣裡面近基部有短須毛, 下方花瓣連距長1.5-2cm;距直, 微彎曲;下方2枚雄蕊的距較短;子房被細柔毛, 花柱頂部彎曲成鉤狀短喙, 喙端具較細的柱頭孔。 蒴果球形, 密被短柔毛。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我國各大城市多有栽培, 北京、天津、西安、臺灣、上海、廣東、等較常見。

資源分佈:原產歐洲;亞洲西部有野生種。

【性味】味辛、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疏風清熱;止咳祛痰;鎮靜;止瀉。 主傷風咳嗽;百日咳;癔病;失眠;腹瀉;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外用:適量, 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