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四味中藥入菜 每天都吃養生餐

原標題:四味中藥入菜 每天都吃養生餐

當前, 隨著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 大眾對於養生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養生方式和方法更是門類繁多,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基於對中醫藥的信任, 選擇中醫藥養生。 但是, 由於中醫藥知識的匱乏, 造成了很多人對中醫藥養生的誤區。

以下簡單介紹下中醫藥養生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養生就要補

很多人選擇各種各樣的所謂名貴中藥, 比如鹿茸、蟲草、西洋參、高麗參等藥物, 或泡水、或泡酒來進補, 這些藥物的確很名貴, 也的確是補藥, 但是人們恰恰忽略了一點——身體是不是需要,

大部分健康人是不需要補的, 就如同裝滿氣的輪胎, 你如果繼續給它打氣, 我想結果是很清楚的。

很多人會說, 我的身體是亞健康, 誠然, 當前由於社會和家庭等各方面壓力的增加, 以及環境污染、食物添加劑等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 很多人的身體機能處於亞健康狀態, 會出現諸如乏力、汗出、失眠多夢等各種各樣的症狀, 選擇中醫藥是很正確的, 但是, 往往有很多人認為乏力就是氣虛、汗出就是陰虛或者氣虛、失眠多夢就是氣虛或者血虛等等, 想當然的選擇中藥進補, 從而越補越虛。

中藥的應用有嚴格的標準, 張仲景《傷寒論》用藥很重要一條原則就是“有是證用是藥”, 而我們所謂的氣虛證、血虛證、陰虛證、陽虛證是中醫大夫經過對患者望、聞、問、切四診之後,

綜合分析而得出的一個判斷, 並不是簡單地套用, 所以不能簡單地以補來養生。

誤區二:中藥沒有副作用

隨著人們對各種藥物、生物製劑副作用的深入認識,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中醫藥, 加之很多醫藥產品的宣傳, 將中藥的副作用幾乎忽略, 給人一種“中藥是純天然的, 中藥是無害的”認識。

我們應該知道中醫理論指導下的中藥是藥物, 其治病的基本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條是“以偏治偏”, 就是運用藥物的偏性來調整人體功能的偏差, 所以藥物本身它是有治療作用的, 雖然按照現代藥理研究, 大部分中藥是沒有肝腎毒性的, 但是並不代表它是沒有副作用的。

這就表示, 中藥如果應用不當,

雖然一般不會造成肝腎損害, 但是會造成機體功能的損害和偏差。

四味中藥入菜讓你每餐都養生

一、黃芪補氣

功效:強心、提升陽氣, 可預防感冒、增強免疫。

做法:較適合用於湯品, 將黃芪與所有食材一起下鍋熬煮至少30分鐘, 建議搭配寒性、涼性食物, 如黃芪冬瓜湯。

提醒:便秘燥熱者不宜。

二、核桃溫陽

功效:補腎助陽、潤腸。

做法:可加入湯品或菜肴, 建議與寒性、涼性食物一起入菜, 如核桃燴百合, 湯品或菜肴做成後再放入核桃。

提醒:易口爛的燥熱體質者, 勿單獨食用核桃。

三、枸杞補血

功效:補血及明目, 有助降血糖、血壓、膽固醇。

做法:可加入湯品或菜肴, 易腹瀉虛寒體質, 建議搭配溫性、熱性食物入菜;易便秘燥熱體質,

應搭配寒、涼性食物, 湯品或菜肴快做成後再加。

提醒:勿單獨服用, 以免虛寒者愈寒、燥熱者愈熱。

四、黃精滋陰

功效:可潤肺止咳、滋補脾胃, 具有涼潤作用。

做法:較適合用於湯品, 將黃精與所有食材一起下鍋熬煮至少30分鐘, 建議搭配溫性、熱性食物, 如黃精雞湯。

提醒:因性質寒涼, 較適合燥熱體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