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小兒便秘多脾虛肝旺 按摩來治療

便秘是生活常見的疾病, 大人便秘會懂的調節自己的飲食, 自我治療, 但是小兒便秘往往要靠父母的細心, 小兒便秘多為脾虛肝旺,

在治療上可以試試中醫按摩方法。

小兒便秘症狀類似, 是指以排便困難為主訴, 表現為排便間隔時間延長, 排便困難, 糞便乾燥堅硬, 可伴少腹脹急、神疲乏力、胃納減退等症, 並排除腸道器質性疾病所致的排便困難。

小兒便秘原因多 脾虛肝旺常見

小兒便秘與飲食和習慣有關, 病位在大腸, 關鍵還在於小兒臟腑功能特點, 即脾常不足, 肝常有餘。

小兒脾常不足, 一方面是因為小兒生而未全, 全而未壯, 故其臟腑功能較弱, 另一方面還因小兒處於旺盛的生長發育期, 對水穀精氣的需求, 比成人相對高, 而小兒脾氣尚弱, 存在著運化功能不健的現象。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且位居中焦, 又是氣機升降的樞紐, 所以在水穀的運化、吸收及糟粕的排出方面脾胃的作用至關重要。

小兒脾常不足, 若飲食調攝不當、情志變化, 則易造成脾胃虛弱、運化無權, 脾升胃降失常, 濁陰不降, 影響大腸氣機, 致傳導功能低下, 糟粕內留而便秘。 臨床見大便秘結, 甚則糞幹如羊屎, 數日不解, 患兒因排便時疼痛而恐懼排便, 可伴見大便澀滯不暢、脘腹脹滿, 同時有面色不華, 食欲不佳, 氣怯神疲, 眠少或睡眠不安, 舌質淡紅, 舌苔薄白。

肝主疏泄, 能調暢全身氣機, 且能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和大腸傳導功能以助大便排泄。 小兒的生理特點為肝常有余, 生機勃發, 其氣機升多降少, 糟粕不易順降而鬱滯腸腑, 故便秘者多。 肝常有餘還可表現為小兒情緒不穩定、性情急躁。 肝氣鬱結,

疏泄不暢, 氣機壅滯, 同時也影響了脾的運化, 大腸氣行不暢, 糟粕留滯, 而成便秘。 有些小兒因環境改變後不適應, 可造成肝氣鬱結、氣機不暢。

小兒肝常有余, 不僅見於小兒易動肝風而發熱驚厥等, 亦見於小兒情緒不穩定及性情急躁, 致使肝氣不疏, 氣鬱化火, 傷津則腸道失潤而致便秘。

脾虛則運化失健, 故納差、腹脹;氣血津液無以化生, 不能充養皮膚、四肢, 故面色不華、神疲怠動、寐時露睛。 有上述表現則中醫辨證為以脾虛肝旺型, 臨床較多見。

【按摩治療】

(1)治療原則:潤腸通便。 若實秘, 宜瀉熱通便:若虛秘, 宜益氣養血。

(2)治療步驟

①清大腸:用右手拇指橈側面, 自小兒虎口推至指尖200次。

②按揉膊陽池:以拇指或中指端著力, 揉小兒手背腕橫紋中央凹陷中之後3寸處100次。

③摩腹:用手掌掌面或食、中、無名指指面在小兒腹部作順時針方向環行撫摩5分鐘。

④揉天樞、足三裡穴:以拇指或中指端揉臍旁2寸天樞穴、下肢足三裡穴各50~100次。

⑤揉龜尾:用拇指或中指端揉小兒尾椎骨端100次。

⑥推下七節骨:用拇指橈側或食指、中指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100~200次。

⑦若實秘

a.清天河水:用拇指或食、中兩指羅紋面著力, 沿前臂正中, 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200次。

b.退六腑:用拇指羅紋面或食指、中指羅紋面著力, 沿小兒前臂尺側, 自肘橫紋推向腕橫紋100次。

c.搓摩脅肋:小兒兩手抬起, 或放於頭上, 術者用兩手掌從小兒兩脅腋下搓摩至天樞穴處100次。

d.運內八卦:用拇指羅紋面著力, 在小兒手掌心四周八卦穴作運法50次。

⑧若虛秘

a.補脾經:用拇指羅紋面著力, 在小兒拇指的羅紋面旋推300次。

b.推三關:用拇指或食、中兩指羅紋面著力, 沿前臂橈側, 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200次。

c.揉二馬:用拇指端揉小兒手背無名指與小指掌指關節後凹陷處100次。

d.捏脊:用拇指、食指、中指捏拿脊柱正中肌膚, 自龜尾穴捏至大椎穴, 雙手交替撚動向前推行, 並用力提拿3~5遍。

(3) 療程:每天按摩治療1次, 5次為1個療程。 經按摩治療, 症狀明顯改善後, 仍須繼續按摩, 直至排便正常。

注意事項

(1)注意調節飲食, 多吃水果及多纖維蔬菜,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2)增強小兒自主鍛煉, 適當進行戶外活動, 提高小兒身體素質。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小兒便秘的原因及按摩治療方法, 父母關注孩子的健康狀況,

不僅僅要注意吃, 也要注意孩子的排便情況, 當孩子出現便秘時要及時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