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膽囊切除後飲食
問題 【肝病科】 【歸檔】 10年07月24日

膽囊切除後飲食

問題描述 膽囊切除 情況良好 補充問題1:(2010-07-24 15:39:18) 包餐後有排便 每日有3到4次 正常嗎
網友回答
2014年11月30日 09:47

1、手術後,由於胃腸受到刺激,蠕動減少,肝臟功能受到抑制,膽汁分泌量降低,會影響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所以,術後1~2天,應嚴格禁食,宜用靜脈滴注補充各種營養。第3天起可視情況給予流質飲食,如米湯、豆漿、藕粉、果汁等,隨後再逐漸改為脫脂牛奶加甜麵包、大米稀粥、豆腐羹、棗泥米糊以及麵食類等。 2、在術後1個月內,應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禁食高脂肪類和煎炸食品。有人認為,“病灶”除去後,就可以改變過去的低脂肪飲食了,這是錯誤的。膽囊切除後,將失去調節膽汁排入腸道的功能,對脂肪的消化能力相應減弱。尤其是在短時間內要消化較多量的脂肪類食物,那是力所不及的,會造成腹脹、腹瀉及消化不良等。減少脂肪類攝入,主要指不吃或儘量少吃肥肉、動物內臟、蛋黃及油炸食品,也不宜吃各類高脂肪、高熱量的“速食食品”。烹調儘量少用動物油,可適量增加植物油。菜肴應以清蒸、燉煮、涼拌為主,少吃炒菜,特別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這樣就能減少對膽道的不良刺激。 3、逐漸加強營養。膽囊切除1個月以後,飲食也應追求清淡,加強必要的營養補充,將有助於病人早日康復。在經過數周的適應代償後,連接肝臟與小腸的膽總管逐漸伸展擴大,代替了膽囊貯存膽汁的功能。如消化功能無異常,即可食用普通飲食。可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吃一些含蛋白質品質較高的食物。每天應吃些瘦肉、水產品、豆類食品,如能飲一杯牛奶更好。如不習慣食奶類或魚肉者,可多吃大豆製品及菌菇類,以彌補動物蛋白的不足。膽囊切除後原則上不宜攝入過高的脂肪與膽固醇,但也不必過分限制脂肪,因為腸道中一定量的脂肪,是刺激膽汁分泌及擴展膽總管容積和保持膽道流暢所必需的。此外,多吃高纖維素與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對患者術後的恢復也十分有益。 4、適當增加進餐次數。應注意每餐不宜多吃,特別是術後3~6個月內,每天以4餐為好,少吃多餐可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有利於手術後恢復健康。最好能每天吃點醋,因為醋會增強胃的消化能力,還可調節腸道內的酸鹼度,以利於膽汁發揮作用,促進對脂肪類食物的消化。常飲茶、多吃鮮果和蔬菜也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014年10月19日 17:48

1、手術後,由於胃腸受到刺激,蠕動減少,肝臟功能受到抑制,膽汁分泌量降低,會影響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所以,術後1~2天,應嚴格禁食,宜用靜脈滴注補充各種營養。第3天起可視情況給予流質飲食,如米湯、豆漿、藕粉、果汁等,隨後再逐漸改為脫脂牛奶加甜麵包、大米稀粥、豆腐羹、棗泥米糊以及麵食類等。 2、在術後1個月內,應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禁食高脂肪類和煎炸食品。有人認為,“病灶”除去後,就可以改變過去的低脂肪飲食了,這是錯誤的。膽囊切除後,將失去調節膽汁排入腸道的功能,對脂肪的消化能力相應減弱。尤其是在短時間內要消化較多量的脂肪類食物,那是力所不及的,會造成腹脹、腹瀉及消化不良等。減少脂肪類攝入,主要指不吃或儘量少吃肥肉、動物內臟、蛋黃及油炸食品,也不宜吃各類高脂肪、高熱量的“速食食品”。烹調儘量少用動物油,可適量增加植物油。菜肴應以清蒸、燉煮、涼拌為主,少吃炒菜,特別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這樣就能減少對膽道的不良刺激。

2013年09月18日 09:49

"你好!膽結石病因:膽結石的成因非常複雜,有些是不可更改的因素,例如:逐漸增長的年齡、女性、種族、基因和家族史;有些是後天因素,部分是可以逆轉的,例如:妊娠、肥胖、低纖維、高熱卡飲食結構、長時間禁食、某些藥物如頭孢曲松,降脂藥、口服避孕藥、快速體重喪失(>1.5kg/wk)、代謝綜合征、特殊疾病等等。膽結石治療:針對您的情況,目前採用""雙鏡聯合保膽取石術""效果最好,它是借助膽道鏡觀察膽囊內部、腹腔鏡觀察膽囊週邊環境,雙鏡聯合實施從內到外,從裡到外的術前和術中的雙重評估.整個手術微創、可視、安全係數高,不輕易切除膽囊,不盲目保留膽囊,從較大程度上使得患者獲得較高的收益醫生建議:養成定時定量、少量多餐、忌暴飲暴食良好的飲食習慣。平時應減少脂肪的攝取,包括肥肉、豬油、牛油、蛋黃、蝦蟹、動物內臟(腦、腎、心、肝)、牡蠣、魚卵、奶油、蛋糕及油炸類食物等;動物肝、腎、魚卵及蛋黃等含高膽固醇食物,也應該少吃為宜。"

2010年07月24日 15:41

排便次數稍多屬於膽囊切除後常見現象,建議先對症治療。

2010年07月24日 14:55

膽囊切除後,更應該注意飲食結構的合理搭配,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繼續保持低熱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飲食原則,概括地說,應該抓好以下七個環節。一:控制熱量減體重,控制進食總量,每餐應七八分飽(特別是晚餐)。保持體重在理想範圍內,超重和肥胖者應該減肥。二:減少脂肪和膽固醇。講究葷素合理結合,儘量減少食物中的脂肪和和膽固醇含量,膽囊切除後,因缺乏足量濃縮膽汁,若過量攝入脂肪和膽固醇,會引起消化功能紊亂,重者出現脂性腹瀉,導致營養不良,平時提倡使用植物油,避免攝入動物油,儘量少食濃肉湯、濃雞湯、濃魚湯等食物,減少攝入脂肪含量高的堅果類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 、大杏仁、開心果等。嚴格限制動物內臟,蛋黃、魷魚、沙丁魚、動物腦、魚卵、蟹黃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每週最多吃四隻雞蛋,避免暴飲暴食或過度饑餓,儘量做到少量多餐。三:優質蛋白質要補充。補充充足的蛋白質,有利於修復因膽囊炎和膽石症引起的肝細胞損害,可以選擇以魚、蝦、禽、豆腐及少油的豆制膽囊切除術後的飲食保養之道品等為主的低脂肪優質蛋白質。膽囊切除術後的飲食保養之道四:蔬菜水果保健康,每天蔬菜攝入量應大於500克。水果至少有2種,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改善患者的代謝紊亂,利於康復,蔬菜水果還富含膳食纖維。可以減少膽固醇的形成,減少脂肪和糖的吸收,從而起到減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五:粗糧有益多選用,多食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薯、燕麥等粗糧,以促進膽汁排泄。六:煙酒辛辣需戒除。切除膽囊的患者。一定要戒煙戒酒,因為吸煙酗酒都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少食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如洋蔥、蒜、薑、辣椒和胡椒等。七:講究烹調有方法。烹飪應力求清淡,最好採用清燉、蒸煮、煨湯等方法。避免油炸、燒烤、煙熏、半生半熟的燒煮方法,並儘量少用調味品,這樣才適合手術後膽道功能的改變,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正常的膽囊具有儲存、濃縮、排膽和分泌等功能。切除膽囊後,機體便失去了膽囊的上述功能。表現在脂肪消化功能方面的問題是沒有濃縮的膽囊膽汁進入小腸,腸內膽汁酸濃度達不到臨界微膠粒濃度,膽鹽的含量也比正常人減少一半,如果攝入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較多將引起脂肪的消化不良和影響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但經過一段時間後機體會逐漸適應和代償,這一過程需要2--3個月時間。因此在這一段適應的時間裡,對脂肪的攝入量要加以限制,尤其是一次不能吃含太多的動物脂肪的食物。一般採用少量多餐的辦法,一餐食量不宜過飽。食物內容可以是低脂半流或低脂軟飯。如各種粥類、麵條、面片、麵包、餅乾、每個人的健康與長壽,60%取決於自己,15%取決於遺傳因素,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因素,而導致人類死亡的根本原因中,48.9%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23.2%為生物的遺傳因素,17.6%為環境因素,10.3%為醫療服務因素,因此,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科學的飲食。豆腐、蛋清、去脂牛奶和低脂瘦肉、少纖維蔬菜、水果等。烹調以燉、蒸、煮、氽,使食物軟而少油的方法為宜。根據對食物的耐受情況,脂肪控制從嚴格每日20克,過渡到每日40克。如食後不舒服可酌情減少或不吃,經一段時間適應後再逐漸放開對脂肪食物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