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心肺復蘇的體位
問題 【心血管內科】 【歸檔】 14年08月07日

心肺復蘇的體位

問題描述 本人急需心肺復蘇的概念,定義,心肺復蘇的體位,還有操作的全過程,要文字的哦,希望各個醫學前輩指點出來哈…
網友回答
2014年08月07日 23:29

心肺復蘇術的進行分八個步驟:1.評估現場(判斷施救地點是否安全);2.判斷意識(被救者是否有意識);3.高聲呼救並撥打120;4. 擺正體位(也就是心肺復蘇術體位)5.打開氣道;6.判斷呼吸;7、人工呼吸;8.心外按壓;其中,第4步就要求擺正體位元的目的是為了讓後續的步驟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而什麼是心肺復蘇術體位呢?

2014年08月07日 23:29

將病人仰臥于硬板床上或地上,頭部不要高於心臟水平面,以利按壓時增加腦部血流,雙下肢抬高15°,利於下肢靜脈回流,以增加心臟排血量。急救者站在病人左側,右手示、中指併攏沿右側肋緣觸及與胸骨交界處,左手掌縱軸與胸骨體方向平行壓在胸骨體下半部,右手壓在左手上。急救者伸直手臂,借上半身力量,將胸骨下半部向脊柱方向有節奏地衝擊性按壓。這種動作可使胸骨向下塌陷3.8~5.0cm,使心臟間接受壓,排空心內血液。在放鬆壓迫時,胸骨又借兩側肋骨和肋軟骨的彈性而恢復原位,心臟同時被解除壓迫,加之胸內負壓增加,靜脈血即可回流至心房,以充盈心室。擠壓次數應維持每分鐘80~100次,與人工呼吸的比例為5∶1。擠壓太快時,靜脈血來不及充盈心臟又被擠了出來,反而達不到維持迴圈的效果。小兒胸增至100次。按壓有效時,頸動脈或股動脈應能觸及擠壓時的搏動,病人面色好轉,瞳孔縮小,血壓重新聽到,甚至恢復自主呼吸。只要按壓有效,即應繼續胸外按壓,同時進行心內藥物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