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血漿滲透壓的大小
問題 【糖尿病】 【歸檔】 16年04月20日

血漿滲透壓的大小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男
網友年齡:45歲
詳情描述:
自己就是幾年前查出是有糖尿病的,現在就是最近又去做了體檢,就說血漿滲透壓升高,這個就不知道是個什麼的東西了,主要就是自己也是不知道,只是血滲透壓正常值,
網友回答
2016年04月20日 00:00

血漿滲透壓 (1)概念:滲透壓指的是溶質分子通過半透膜的一種吸水力量,其大小取決於溶質顆粒數目的多少,而與溶質的分子量、半徑等特性無關,由於血漿中晶體溶質數目遠遠大於膠體數目,所以血漿滲透壓主要由晶體滲透壓構成,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由蛋白質分子構成,其中,血漿白蛋白分子量較小,數目較多(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決定血漿膠體滲透壓的大小, (2)滲透壓的作用 晶體滲透壓——維持細胞內外水平衡 膠體滲透壓——維持血管內外水平衡 原因:晶體物質不能自由通過細胞膜(見第二章),而可以自由通過有孔的毛細血管,因此,晶體滲透壓僅決定細胞膜兩側水份的轉移;蛋白質等大分子膠體物質不能通過毛細血管,決定血管內外兩側水的平衡, 血漿滲透壓約為313mOsm/kgH2O,相當於7個大氣壓708.9kPa(5330mmHg),血漿的滲透壓主要來自溶解於其中的晶體物質,特別是電解質,稱為晶體滲透壓,由於血漿與組織液中晶體物質的濃度幾乎相等,所以它們的晶體滲透壓也基本相等,血漿中雖含有多量蛋白質,但蛋白質分子量大,所產生的滲透壓甚小,不超過1.5mOsm/kgH2O,約相當於3.3kPa(25mmHg),稱為膠體滲透壓.由於組織液中蛋白質很少,所以血漿的膠體滲透壓高於組織液.在血漿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遠小於球蛋白,故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來自白蛋白,若白蛋白明顯減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漿蛋白總含量基本不變,血漿膠體滲透壓也將明顯降低, 血漿蛋白一般不能透過毛細血管壁,所以血漿膠體滲透壓雖小,但對於血管內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由於血漿和組織液的晶體物質中絕大部分不易透過細胞膜,所以細胞外液的晶體滲透壓的相對穩定,對於保持細胞內外的水平衡極為重要,

2016年04月20日 00:00

血漿滲透壓分為兩種,分別是血漿晶體滲透壓和血漿膠體滲透壓,血漿晶體滲透壓指血漿中的小分子物質(主要是氯化鈉、其次是是碳酸氫鈉、葡萄糖、尿素、氨基酸等)形成的滲透壓力,主要影響血細胞的內外水鹽平衡和物質進出,血漿膠體滲透壓指血漿中的大分子物質(主要是蛋白質等)形成的滲透壓力,主要調節血管內外水分的交換,維持血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