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性健康腎小管酸中毒輕度
問題 【代謝性酸中毒】 【歸檔】 14年11月22日

腎小管酸中毒輕度

問題描述 腎小管酸中毒有何表現如何確診?腎小管酸中毒有何表現如何確診?我妹妹腎小管酸中毒輕度,我想知道腎小管酸中毒有何表現,是怎麼確診的?知道的方法是什麼?
網友回答
2014年11月22日 20:21

由先天遺傳缺陷和各種繼發因素導致近端腎小管回吸收碳酸氫鈉或/和遠端腎小管排酸功能障礙的一種代謝性酸中毒。按不同臨床表現分為四型,根據其程度不同分為完全性和不完性。以較常見的完全性遠端腎小管酸中毒(完全性Ⅰ型腎小管酸中毒)為代表。 診斷 一、病史及症狀 (一)20~40歲女性較多見,部分病人可有慢性腎盂腎炎,長期服用鎮痛劑、抗生素、棉子油病史;有的患肝臟彌漫性疾病,系統性疾病,先天性或後天性腎臟疾病。 (二)多數有多飲多尿,夜尿增多,消瘦,體重減輕症狀。 (三)絕大部分骨骼肌無力,尤以雙下肢為重,有的呈週期性麻痹樣,甚至呼吸肌麻痹。 (四)常有關節、骨骼疼痛,周身酸痛。 (五)少數病人伴耳聾、突發性骨折、腎絞痛伴血尿、牙齒鬆動。 (六)可存在原發病症狀。 二、體檢發現 (一)多較消瘦,皮膚粗、乾燥。青少年生長發育障礙。 (二)有的雙下肢畸形,肌肉萎縮,功能障礙,骨折處或骨盆擠壓痛,牙齒鬆動。 (三)生理腱反射減弱、消失,肌力明顯減退。 (四)可有原發病體征。 三、輔助檢查 (一)不同程度低鉀、低鈉、低鈣、高氯血症,低碳酸氫根血症,血pH值較低,尿pH值多大於5.5。 (二)酸負荷試驗(氯化銨負荷試驗,尿二氧化碳分壓測定,硫酸鈉負荷試驗等),尿pH值大於5.5為陽性結果。 (三)尿常規多輕微改變或正常。有原發病或腎臟有其他病變時可出現改變。 (四)血BUN和Cr多正常或輕度增高。 (五)B型超聲檢查依病變不同而異,有的呈腎結石、鈣化灶,有的無異常。 (六)血氣分析主要呈代謝性酸中毒,可伴代償性呼吸性堿中毒。 (七)X線骨骼檢查:骨質疏鬆、軟化明顯,以下肢和骨盆為重。有的呈現骨折。核素骨骼掃描可見核素吸收稀疏、不均勻。 鑒別診斷 應與週期性麻痹、尿崩症、糖尿病、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相鑒別。 一、祛除誘發加重因素,如明顯利尿、對腎有損害的藥物。有結石或伴尿路梗阻要及早治療。 二、補充鉀鹽常用枸櫞酸鉀口服,一般20ml,3/d。用量依血鉀水準而異,需長期維持。但不可口服氯化鉀,只有明顯低血鉀引起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時,才可靜滴氯化鉀至血鉀3.5mmol/L時即刻停用。 三、糾正代謝性酸中毒與補充鉀鹽同時應用,口服或靜滴碳酸氫鈉的用量依血碳酸氫根水準及呼吸代償能力、血pH值綜合判斷,輕者用1.0,3/d。也可長期口服枸櫞酸鈉合劑10~20ml,3/d。 四、糾正骨質疏鬆可長期口服維生素AD丸,α-D30.5μg,1/d,同時加用鈣劑。需定期監測血鈣水準,以防發生高鈣血症。還可肌注苯丙酸諾龍,以利骨質成長。 五、中醫中藥可按腎陰虛或腎陽虛辨證施治應用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附地黃丸等。

2014年11月22日 20:21

Ⅰ型腎小管性酸中毒系遠端腎小管功能缺陷,不能在腎小管腔液與管周液之間建立起有效的PH梯度,泌氫及生成氨減少,使氫離子滯留體內,致產生酸中毒。家庭性者以成人女性比較多見,嬰兒型為短暫,好轉後很少復發。 什麼原因引起Ⅰ型腎小管性酸中毒 一、原發性。家庭性及散發性:並可伴發某些遺傳病如骨硬化病、肝豆狀核變性、碳酸酐酶缺乏。 二、藥物所致:兩性黴素B、鋰、甲苯及氨氯吡咪。 三、鈣代謝紊亂:特發性尿鈣增多症、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維生素D過多等。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原發性高丙種球蛋白血症、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橋本氏甲狀腺炎、肝硬化。 五、腎間質疾患:梗阻性腎病、腎移植排斥反應、海綿腎、止痛藥性腎病、鐮狀紅細胞病等。 Ⅰ型腎小管性酸中毒有什麼症狀 一、代謝性酸中毒:可有厭食、噁心、嘔吐、心悸、氣短、乏力等症狀,嬰兒型則生長發育遲緩。 二、電解質紊亂:①遠端腎小管泌H+能力障礙,尿NH4+及可滴定酸排出減少,尿PH值不能降至6.0以下,尿鉀、鈉、鈣排出增多,患者常有煩渴、多尿、及失水等症狀。②尿鈉排泄增加,血鈉降低,為增加鈉的回吸收,醛固酮分泌增多,加劇鉀從尿中排出,易發生低鈉,低鉀血症,患者常出現肌無力及軟癱現象,嚴重時常影響呼吸及導致心律失常。③尿鈣增多,常致血鈣降低,可引發甲狀旁腺機能亢進,促進對骨的消溶速率,且酸中毒的存在,骨中鹼性礦鹽被吸收,加重骨質脫鈣,常表現為纖維性骨炎,骨質疏鬆,甚至出現病理性骨折。尿鈣排泄增多,腎小管泌H+功能低下,腎內易有鈣結石形成,若引起梗阻,將加劇腎小管酸中毒的程度。 Ⅰ型腎小管性酸中毒需要做哪些檢查 一、尿PH值在6.0以上。 二、有低血鈉、低血鉀及低鈣血症,血氯明顯增高。 三、X線檢查發現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或尿路結石。 四、氯化銨負荷試驗。 五、血、尿、二氧化碳張力測定。 如何治療 一、防止誘發本病加劇的因素。 二、矯正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補堿可口服碳酸氫鈉1-4g,每日3次:亦可給複方枸櫞酸鈉(枸櫞酸鈉9.8g、枸櫞酸14g,加水至100ml)50-100ml/d,分次口服。 三、有低血鉀者,可服10%枸櫞酸鉀60-100ml/d。 四、有嚴重骨病者可給鈣三醇(1.25羥基維生素D3),0.25μg/d,需注意血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