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老年人如何做到運動科學

文章導讀

運動養生是科學養生的一種重要方式。“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成為了運動養生的主力軍。如何讓老年人做到運動科學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直接關係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關係到整個家庭的穩定。


科學的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增強體質、祛除疾病,還能幫助我們保持預約的心情,並且提前預防某些疾病的發生和蔓延。那麼,作為老年人應該如何做到科學運動?在平時的運動中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

現在仍有不少老人天沒亮就外出鍛煉,誤認為晨練愈早空氣愈新鮮,其實不然。科學家測定,黎明時正是綠色植物吸氧吐碳,空氣中含氧量極低,地面空氣污染最重,吸入人體對健康有害。只有日出之後,樹木花草才能釋放出人體所需要的氧氣,而且能不斷地吸收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所以老人晨練不宜太早。

運動鍛煉的地點要儘量避免在馬路旁和工廠附近,應選擇公園或綠化地帶、山林裡為最佳。研究資料證實,樹木花草對塵沙不但能起著阻擋、過濾、淨化空氣的作用,而且公園、樹林中的塵埃和病毒細菌要比城區道路少三分之二。同時樹林還可蒸發水分,濕潤空氣,並能改變周圍氣溫,樹林裡夏季氣溫比林外低1-3℃;冬季林內氣溫比林外高1-2℃。這就是人在公園、樹林會感到目悅身舒、心曠神怡的原因。

老年人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至關重要。選擇得當,有益健康,若選擇不當則有損健康。如我有位老友,身患心臟病,聽說登山對心臟有益,他就跟著人爬山,由於用力過度,右腿突然抽筋,支撐不住而跌倒,結果造成粉碎性骨折。因此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人不宜選擇太快、過急的運動,應選擇緩慢、平穩、安全的項目。切莫別人做什麼,就跟著做什麼,要根據自身情況,因人而異,量力而行。晉代醫學家葛洪在《抱樸子·養生篇》中指出“坐、行、聽、視都不可過久,要適中,食、飲、居、勞都要適度”。他這種凡事有度,適可而止的理論是科學的。

老人鍛煉最好選擇太極拳、氣功、體操,它既是我國傳說的養生術,又是醫療與體育結合的健身運動。世界衛生組織稱走路是最好的運動,它有“一年四季天天走,健康長壽不用愁”的享譽。運動鍛煉自古就是人們增進健康、推遲衰老、延長壽命的良方。宋人歐陽修早有“勞其形者長年,安其樂者短命”的古訓。讓我們老同志珍惜生命,科學養生,摒棄一切不良的生活習慣,強身益壽,歡度晚年。


溫馨提示:老年人是我們家裡的主心骨。如何讓老年人科學運動、增強體質、延緩衰老是我們每個人都應重視的問題。此外,我們應創造幸福祥和的家庭氛圍,讓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度過一個歡樂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