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酸角怎么做好吃

在人們的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我們所學知識的盲區,這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因為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所知道的知識能覆蓋到所有方面,也就是人們通常口中說到的“會移動的百科全書”。當然少歸少,肯定也是有人能夠做到的,但是達到的程度多少,也是很少有人能夠真正了解的,因為這個世界充滿了太多的未知。

我們經常會遇到的難題通常會涉及到生活以及工作方面,生活中有時候身體出現了什么毛病自己也不清楚;工作中有的問題自己也無法解決;包括我們的日常飲食,也有好多我們不知道的事,就好比:酸角怎么做好吃?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下。

酸角又稱酸豆、羅望子、酸梅、“木罕”、酸果、麻夯、 甜目坎、通血圖。蘇木科酸角屬。熱帶、亞熱帶常綠大喬木,酸角是屬于豆科的一屬。它是一個單種屬,僅1種兩個類型:甜型和酸型。樹身高大,樹干粗糙,枝葉扶疏,枝頭掛著一串串、一嘟嚕褐色的彎鉤形莢果。酸角喜歡炎熱氣候,生長在年均氣溫18oC—24oC,年降雨量500—1200毫米的地區。主要分布于云南金沙江、怒江、元江干熱河谷及西雙版納一帶,海拔50~1350米的熱量好的地方。川滇兩省境內的金沙江干熱河谷是我國酸角的主要產區,年產酸角100噸,單產、品質、風味都優于省內其它地區。木質有硬質的黑紅色的心材和軟質黃色的白色的邊材素有“東方神樹”之稱。

酸角的營養成份野酸角富含18種氨基酸(其中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和2種嬰幼兒必需氨基酸),維生素B1、B2、C和礦質營養元素鈣、磷、鐵、硫、錳、鎂、銅、鈉、鉀、鍶、各種有機酸及含量較高的蛋白質、可溶性總糖等。酸角素稱果中“鈣王”。野酸角果肉富含鈣、磷、鐵等多種元素,尤其是鈣的含量極為顯著,號稱“果中鈣王”。

關于酸角的做法,首先準備好材料:

酸角干1袋(300克),玉米2-3根,豇豆400克,圓白菜半只,約300克,白蕓豆30粒,鹽1茶匙(5克),白砂糖1茶匙(5克)

做法如下:

將干白蕓豆浸泡在冷水中約15-20小時,至膨脹飽滿。

將玉米切成3cm長的短圓段,豇豆切成4-5cm的小段,圓白菜切成可入口大小的塊。

先大火將玉米煮15分鐘,至八成熟,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取較大的鍋,放入玉米、酸角干、圓白菜、豇豆和泡好的蕓豆,再加入水沒過所有食物的水,加蓋大火煮沸后改中火煮30分鐘。

離火前調入鹽和白砂糖攪勻即可。

上面介紹的酸角的做法就是相當好吃的,但是不排除特殊情況,因為人的胃口的差異,也許有的人會覺得不好吃。當然除了上面教授的方法之外,生活中還有好多關于酸角的做法。其實我們吃東西無非就是為了保持身體的正常機能的運轉,所以有時候也不需要多少的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