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治療髖關節脫位的小偏方

本病是一種嚴重損傷,因為髖關節結構穩固,必須有強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脫位。在脫位的同時軟組織損傷亦較嚴重。且常合并其他部位或多發損傷。因此患者多為活動很強的青壯年。一般分為前、后及中心脫位3種類型。

偏方一

當歸12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紅花6克,黃柏10克,防風10克,木通10克,甘草6克,生地黃12克,乳香5克。水煎服,每日l劑。

偏方二

大黃1份,黃柏6份,梔子2份,木瓜4份,蒲公英4份,姜黃4份。共為細末,用水、蜜糖各半,調敷患處。

偏方三

主方生血補髓湯(錢秀昌《傷科補要》)

處方:生地黃12克,白芍9克,川芎6克,黃芪9克,杜仲9克,五加皮9克,牛膝9克,紅花5克,當歸9克,續斷9克。水煎服,每日l劑。

偏方四

當歸12克,陳皮9克,羌活9克,骨碎補9克,伸筋草15克,五加皮9克,桑寄生15克,木瓜9克,黃芪2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因為有少數脫位會合并髖臼骨折,早期復位容易,效果也較好。陳舊者,多數要手術復位,效果相對不好。此外,治療不當會引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嚴重地影響關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