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怎樣才能夠達到“走路健身”呢?

走路也可以健身,同時還可以保持我們的體型,達到運動健康的狀態,那么走路健身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若從運動生理學角度看,走路要達到運動健身的效果,前提是要能對身體產生足夠的刺激。例如每次至少要走30分鐘,每周至少走3次,且心跳速度必須提高到一定程度,才算得上是“走路健身”。

一般來說,1小時走3、4公里,散步的走,只能算“活動”,不算運動。想要走路健身,走路的速度要比平常散步快,時速約在5、6公里以上,使心跳上升到一定程度,才算是有效的健身方法。以40歲為例,心跳要上升到每分鐘108次以上,才算得上是運動(公式:(220-年齡)x60%=輕度運動強度之心跳率)。再以消耗熱量的程度來看,60公斤的人1小時走4公里只消耗180卡,與站著搭公車差不多,只能算是“活動”;而如果1小時可以走6公里,就能消耗掉260卡,幾乎等于一碗白飯(約280卡)的熱量,如此也可達到“運動減重”的成效。

姿勢正確 搭配深呼吸

相較其他運動,走路很少會造成傷害,但必須保持良好姿勢。走路姿勢的重點如下:首先將頭抬高,讓耳朵與肩膀呈一直線,眼睛直視前方,肩膀放松垂下,胸部挺起,手臂放松,從肩膀開始擺動;縮小腹,背部要站直勿彎曲,提高臀部收緊骨盆;提步往前時,腳跟先落地,腳掌順著步伐向前滾動,然后腳尖使力推開地面,配合緩而深的呼吸,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