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日常養生:6方法享受健康慢生活

現代人越來越追求“快速”的生活,即做什么事都一味求快,執著于用更少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我們稱之為“快活族”。但人生“超速”是要交罰單的,“快活族”要學會減速才能活到更開心。

【當“快活族”危害多多】

長期如此,會使身心負擔加重,免疫系統受損,抵抗力低下,導致高血壓、精神倦怠、失眠多夢等各種病癥。

【“慢生活”好處多多】

●其實,把健康變賣給時間和壓力未必就能高人一籌,懂得在千變萬化的社會和生活中尋找平衡,才更有可能品味成功。要明白,“慢”并不等于懶散和拖延,而是對人生的高度自信,循序漸進地改善生活、促進健康。

●對于心理而言,慢下來,人就能有更多的時間品味生活,豐富閱歷,從而達到減壓的目的。

●對生理而言,慢下來,帶來的是壓力的降低、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恢復,同時還能避免體能的過分消耗。

【“慢”也需要一種技巧】

●訣竅在于提高用腦效率,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比如,我們可以在一年的開頭做個計劃,清理掉不必要的應酬和消費項目;每個月爭取去郊外走一走,和老朋友、老同學聚一次;每周留一天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哪怕是發呆都行;每一天,中午擠20分鐘時間睡個覺。

●也許會有不少人在嘗試讓自己慢下來時,會出現“坐不住”的現象,這其實是對壓力的一種本能反應,是長期快節奏生活的后遺癥。此時,不妨有意識地進行一些訓練,如完整聽完一首歌、閱讀一篇文章、欣賞一部影視佳劇,以培養不慌不忙的做事風格和面對壓力的自制能力。

【你可以做到的七種“慢生活”】

1.慢飲食

建議用15~20分鐘吃早餐,中、晚餐則用半小時左右。每口飯菜應咀嚼25~50次,每頓飯吃30分鐘左右,不僅能更好地享受美食,還可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質。

2.慢工作

工作不要一味求快,而應有張有弛,把握好節奏。

3.慢運動

盡量讓運動慢下來。一般可以選擇太極拳、瑜伽、散步等“慢運動”,這比斷斷續續地猛烈集中運動對人體更有益。

4.慢休閑

包括釣魚、學畫、跳舞、登山等休閑活動,能讓勞碌的身體得到休息,讓緊張的神經徹底放松,讓浮躁的心境沉淀下來。

5.慢讀書

“細嚼慢咽”式的讀書方式,可以讓自己完全沉浸在書籍的內容中,給予細節更多關注。這樣做不僅閱讀效果好,也能夠帶來更多心靈上的愉悅。

6.慢音樂

經常聽聽舒緩的音樂,能增進食欲、消除疲勞、舒緩神經、消除抑郁、增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