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8個時間斷不宜洗澡

夏天到來每天人們都需要洗澡,洗去一天的疲勞,但是每天洗澡需要注意那些問題呢?

1、臨睡前不宜洗澡

很多人習慣洗個熱水澡之后馬上睡覺,其實這是一個不正確的習慣,最好在睡前2小時沐浴。睡眠往往在體溫下降后來臨,熱水浴會使體溫升高,推遲大腦釋放出“睡眠激素”。如果某天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濕毛巾冷敷額頭5分鐘,讓體溫回落到正常水平,盡快入睡。

醒后沐浴為了促醒

在睡眠質量的標準中,國際通用的一個指標是“次晨感覺”,如果感覺精神很好,即使睡眠時間短,也被認為睡眠質量良好。晨起后,一個水溫稍微低一點的沐浴可以讓我們振作精神,提高夜間睡眠的滿意度。

2、飽餐后不宜洗澡

飽餐后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補充閱讀:

饑餓時洗澡也不好

人在饑餓的情況,血糖水平最低,無法保證洗澡時所需要的熱量消耗,所以,饑餓時洗澡容易出現頭昏眼花、甚至休克等癥狀。

飯后一兩個小時比較好

洗澡最好在飯后一兩個小時以后,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洗澡時間,比如體質虛的老人可以選擇中午陽氣最旺的時候洗澡,這樣能達到互補的效果,不易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