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離異單親子女為什麼會自卑

在班集體中,總有一些孩子的性格比較孤僻,當老師提問的時候,他們永遠也不敢起來回答。而調查發現,這樣的孩子多出於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內心有無法抹掉的自卑。此外,也有很多的現象表明,離異家庭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自卑的心理,這樣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是會帶來很多傷害的,所以我們必須找出原因,這樣才可以幫助孩子拋開自卑心理。

1、父(母)的遺棄和冷落。夫妻離婚時,有的對孩子關心不夠,不願承擔子女的監護義務甚至 把孩子“推來推去”;有的父(母)雖然接納了孩子,但沒有真正承擔起責任來,不關心,甚至打罵。這樣的“拋棄”和冷待,使孩子體味不到父母的關愛,“我是一個沒人要的孩子”“沒人疼的孩子”這使青少年的人格、自尊嚴重受挫,極易產生自卑心理。

2、情感的缺陷。青少年不僅需要物質享受,同時還有強烈的情感需要。單親家庭中不管是沒有父愛,還是沒有母愛,都是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家庭情感體驗。當聽到別的同學談論自己的父母如何關心和疼愛自己時,他們心裡充滿痛苦和沮喪。自己是另一類人,無法同他人相比,很自卑。

3、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當代中學生日常消費呈上升趨勢,且有較強的攀比心理,一些工薪單親家庭的子女,由於手頭拮据,不敢參與同學聚會,如:生日Party、旅遊等等。總覺得低人一等,很自卑。

4、教育的失誤。在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缺乏應有的耐心,方法簡單,擺出“我說了算”的家長作風,甚至粗暴打罵,認為“不打不成才”。還有的家長和老人過分關心,不讓幹這不讓幹那,而進入青少年時期的孩子,他們的成人感和自我意識急劇發展,希望自己獨立自主,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自尊心受挫,或是長期有人“照顧”,養成了孩子的任性,自理能力較差,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有的造成性格上孤僻、膽小和過分的自我封閉,與同齡人交往中感到“什麼都做不好”,會感到很自卑。

離異單親家庭的孩子更需要得到關愛,所以除了大人在這一方面需要注重之外,學校也應該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還有心理引導,給這些孩子更多的人文關懷,這樣才可以減少不良心理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