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春季老年人養生方法

寒冷的春天已經離我們遠去了,隨之而來是溫暖的春天。春天是一切蘇醒的季節,此時人們也不喜歡待在家裡,都想去面走走感受這春天的氣息。此時老人也是一樣如此也慢慢的走到外面開始感受春天的味道,不再像冬季一樣每天在房間裡悶著躲寒冷。春天也是養生保健的好時間,因此上老人多出來走動活動筋骨也是對健康有力的。那麼,春季老人如何養生呢?如何在這個春天讓體質不斷的增強身體更好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對老年朋友所有幫助。

第一步:融入自然以“養神”

春天,大自然生機勃發、蟄蟲蘇醒,一派欣欣向榮。人也亦應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黃帝內經》指出應“以使志生”。“以使志生”是說人們在春天要讓自己的意志生髮,而不要使情緒抑鬱,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愉快。對老年朋友來說,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修身養性。

所謂“修身”,是指平日注意品德的修養,不做違心違法的事,少私寡欲,知足常樂,使自己的心境自然平和。所謂“養性”,是指精神情志的調養。也就是說,要注意自己的情感和情緒的調節,避免急躁、焦慮、憂鬱和憤怒等不良情緒。在日常生活中讀書、繪畫、書法、雕刻、音樂、種花、釣魚等活動都有怡情養性、陶冶情操的作用。特別是在陽光明媚、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春天,走出家門,去飽覽青山綠水,風景名勝,去感受大自然中的情趣,這是最好的精神調養方法。

第二步:晚睡早起要“春捂”

俗語說: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佳,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意思是說春季萬物萌生,大自然生機勃勃,人也應該晚睡早起,多到室外走走,放鬆放鬆,可以促使心身從自然界汲取力量,保持一種生氣。但是早春不要急於“晚睡早起”,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人體應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而逐步轉變自己的睡眠習慣。

早春的衣著應以“春捂”為主。早春時節,天氣乍暖還寒,冷暖氣團交替活動頻繁,氣溫忽高忽低,最容易讓人著涼感冒,還易引發其他疾病。

第三步:增加熱量以“抗病”

早春時節,氣溫仍較寒冷,人體為了禦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維持基礎體溫。所以此時的營養構成應以高熱量為主,除穀類製品外,還應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時補充能量物質。由於寒冷的刺激可使體內的蛋白質分解加速,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還要補充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雞蛋、魚類、蝦、牛肉、雞肉、兔肉和豆製品等。

春天,需要在飲食上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小白菜、油菜、柿子椒、番茄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蔔、莧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加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也應食用,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這類食物有芝麻、青色捲心菜、菜花等。

第四步:活動筋骨複“元氣”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的運動保健是恢復身體“元氣”的最佳方法。由於寒冷的冬季限制了人們的運動鍛煉,使機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和內臟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弱,特別是全身的肌肉和韌帶,更需要鍛煉以增強其運動功能。

在運動前要做好充分準備。因寒冷的天氣使血流緩慢,肌肉、關節及韌帶的彈性和靈活性降低,易發生運動損傷。充分的活動,可使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血液迴圈加快,關節、肌肉彈性增強,能更好地適應劇烈運動的需要。其次,要注意用鼻子呼吸。鼻黏膜的血管豐富,腔道也比較彎曲,對空氣有加溫加濕作用,能夠較好地保護肺臟。第三,要注意增減衣服,預防感冒。當運動時身體發熱出汗,可適當減少衣服,而運動後一定要及時穿上衣服,以免著涼感冒。

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現在應該對於老年人春季的一些保健知識有所瞭解了。在生活中多多的瞭解和懂得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識還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建議老年的朋友們在選擇養生的方法上要謹慎,這樣才能達到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