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疾病預防知識 睡覺出現5種情況該關心身體

睡眠不僅僅是人體所需要的,更是為了維持清醒的大腦和良好的健康,所以良好的睡眠是健康長壽的前提。但是人的一生中用在睡眠上的時間最多,所以一些疾病現象也容易發生在睡覺時候,故而睡覺時出現的一些症狀要多加小心。

1.打呼嚕

不少人認為“鼾聲四起”是睡得香的信號,殊不知這和多種疾病有關。鼾聲是人體在正常的睡眠情況下呼吸的氣體經過呼吸道軟組織所形成的。

導致打呼嚕現象的原因有肥胖、疲勞、鼻息肉、鼻粘膜充血、鼻炎、咽喉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睡姿不對等。

打呼嚕輕則打擾身邊人的睡眠,重則容易發生呼吸暫停、大腦缺氧、內分泌失調、冠心病、頭暈、頭痛,甚至可能發生心肌梗死、心絞痛、中風和猝死等。而對於兒童來說,打呼嚕嚴重影響身體和智力的發育。

調理方法

面對打呼嚕首先要對症的治療疾病,如進行減肥、治療咽喉和鼻腔疾病。其次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起居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再有選擇合適的枕頭,以及改變睡姿。

2.夜尿頻繁

不少人有起夜的習慣,但大多會認為夜尿多是因為晚間或白天喝水多造成,殊不知夜尿頻繁則是由於疾病或亞健康引起。

通常導致夜尿多可能是由於喝水多或利尿食物導致,如才茶飲、咖啡好、利尿劑;長期的精神緊張引起睡眠淺、膀胱對尿意敏感;內分泌問題、心臟功能不全、腎病有患者等也會導致夜尿頻繁。

若忽視夜尿多這一現象,長期容易伴有焦慮、多夢、失眠和睡眠不足,同時也會耽誤對一些疾病的治療。

改善方法

首先,找出造成夜尿多的原因,面對疾病要積極治療,如慢性腎病、心臟功能不全和內分泌失調等。

其次,避免睡前飲用大量的水,以及減少睡前食用利尿食物,如西瓜、咖啡等。避免睡前聽、看、說過於刺激的事物,減輕精神壓力。

3.突然驚醒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睡覺時驚醒的現象,而且驚醒後難以再次入睡。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通常情況下驚醒與做夢有關。但除此之外,白天壓力過大、長期精神緊張、過度疲勞、缺鈣、飲酒、神經衰弱等也會導致夜間驚醒,並且人體在生病期間,如發燒、頭痛、感冒、大腦缺氧時也會發生驚醒現象。

睡眠品質差、易驚醒,除了容易白天精神不振之外,還會發生記憶力下降、頭痛、免疫力降低等。

改善方法

就容易驚醒的情況而言,更重要的是放鬆神經,如睡前聽輕緩音樂、使用舒適的睡衣和床具、按時入睡、洗浴時使用精油等。

4.入睡後出汗

總是在入睡後出汗,這種現象在中醫上稱為盜汗。導致盜汗的原因可能是疾病或體虛引起。

在疾病方面甲狀腺亢進、糖尿病、結核病、癌變、高血壓、低血壓、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大等都可能引發盜汗。

而在中醫看來盜汗的發生常常由於身體陰虛導致,如腎陰虛除了出現盜汗之外,還容易在白天出現內熱現象。

改善方法

重大疾病引起的盜汗問題一定要及時就醫,而對於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甲亢等引起的盜汗現象,要定時服藥和控制飲食。

身體陰虛引起的盜汗主要以滋陰為主,在飲食上可選擇銀耳、百合、藕粉、鴨肉、山藥和粳米粥等。

5.早晨腹瀉

腹瀉是秋季最容易發生的一種腸道疾病,其實腹瀉除了受涼之外,還和內臟器官有關。

當早晨或天沒亮時發生腹瀉,那麼不僅僅是受涼那麼簡單。中醫將這類現象稱為“五更瀉”,常常是由於腎陽不足造成的,故而又被稱為腎泄。

改善方法

五更瀉的發生常常是由於脾腎陽虛造成,改善這類現象,一方面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和避免生冷食物刺激。另一方面注意食療,除了日常中藥丸劑之外,飲食上可以選擇多食用健脾補腎陽的食物,如羊肉羹、核桃粥、枸杞茶等。

結語:人類生命的1/3在睡眠中度過,所以對於睡覺時發生的一些不適現象不可忽視,不僅要對症的治療疾病,還要注意日常的飲食、起居和精神方面的調理。睡眠中發生的不同症狀代表著身體不同的疾病或亞健康情況,充分的瞭解,對症的調理或治療,更有利於安穩的睡眠和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