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心肌梗塞的預防應該怎樣做?

好多老年患者患上了心肌梗塞會認為是自己的身體機理下降才導致這個疾病的出現,其實不然。心肌梗塞有很大的原因和患者的飲食生活習慣有關,只要懂得預防心肌梗塞的預防行為,預防這個疾病是很簡單的。

即便是在醫學最為發達的美國,每年約110萬新發的心肌梗塞者之中,至少有一半在發病後1小時之內就已經死亡。而有倖存活下來的患者中約有2/3不能完全康復,其中又有近一半的患者會在6年之內出現心力衰竭,生命受到嚴重威脅。心絞痛、心肌梗塞的多發與清晨,尤其在剛睡醒的幾分鐘,起床應緩不要過於急促。

心肌梗塞多突然發病,常伴有心前區壓榨性疼痛,患者經常表現為焦慮、緊張、恐慌、急躁,這些負性情緒對疾病極為不利。負性情緒使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冠狀動脈供氧、供血進一步減少,心肌壞死範圍擴大。同時,還可引起脂肪、糖原分解,增加血液中脂肪含量,加重動脈硬化。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可促進疾病痊癒。

1、及早解除疼痛。按醫囑給與止痛藥物。對頑固性疼痛科用人工冬眠療法,但要密切監測血壓。

2、起病3-6小時的病人可行靜脈內溶栓,要觀察初學傾向,經常化驗病人的尿、大便、凝血酶原時間,尿中出現紅細胞往往是出血的早期徵象,及時通知醫師。

3、輸液速度勿過快,根據病情每分鐘15-40滴,觀察有無肺水腫出現。

4、心肌梗塞病人注意勞逸結合,避免誘發因素;按時服藥,隨身常備擴張冠狀藥物;定期複查;當病情突然變化時應採用簡易的應急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