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端午節要到了,這種人不要吃糯米,對腸胃有傷害

我們都知道,包粽子一般都是用糯米的。在市場上,糯米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種類的糯米會有不同的味道和口感。

糯米又叫江米,是大米的一種,常被用來包粽子或熬粥。中醫認為,其味甘、性溫,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後會周身發熱,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溫補脾胃。所以一些脾胃氣虛、常常腹瀉的人吃了,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此外,它還能夠緩解氣虛所導致的盜汗、妊娠後腰腹墜脹、勞動損傷後氣短乏力等症狀。中醫典籍《本草經疏論》裡對糯米的養生保健作用做了充分的說明,說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穀。脾胃得利,則中(指人體胃部)自溫,力便亦堅實;溫能養氣,氣順則身自多熱,脾肺虛寒者宜之。”

不過,這種人千萬別吃糯米,危害很大!

1、老人和兒童。糯米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果吃得多了,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的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2、濕熱痰火偏盛之人。凡發熱、咳嗽痰黃、黃疸、腹脹之人忌食;發熱時患者的胃腸道處於相對抑制狀態,因此應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則會加重病情。

3、胃腸道病患者。糯米性溫滯氣,含植物纖維既多又長,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患胃病及十二指腸潰瘍病的人若貪吃糯米,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4、糖尿病人。因為糖尿病患者是對糖的代謝不正常,忌食多糖食物,而米飯在體內即水解成葡萄糖,尤其是糯米食品,含糖量更高,故當忌食之。

5、病後消化力弱者。糯米黏膩,若作糕餅,更難消化,病後消化力弱者忌食糯米糕餅,此時患者食欲雖有好轉,但消化功能仍然較弱,過量食用糯米不利於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