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文山壯族進來看看,這小特色小吃熟悉嗎

一、粽子。

粽子

粽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每年端午節,家家包粽子,壯族人也不例外。記得小時候,媽媽教我包粽子,我卻怎麼也學不會,但一次又一次,媽媽很耐心在教。長大後,很少回家,每一次看到粽子,都會想起而是那溫馨的畫面。

煮粽子

包好了以後,需要煮上好幾個小時。快熟的時候,米香味滿屋都是,鼻子聞著,嘴巴咽著口水。

餐桌上的粽子

地方的差異,每個地方做法可能有點不太一樣。有些是灰黑色的,有些是白色的;有些有餡,有些沒有餡;有些是鹹的,有些是甜的。等到上桌的那一刻,早已是等不及入口了!

二、花米飯。

五色花米飯

五色花米飯是布依人及壯族人的特產。也不一定每次都弄成五色的,簡單點,弄成一個色也是有的。

色彩有黑、白、紅、紫、黃五種,所以叫“五色花米飯”。

壯族花米飯

喜慶的節日,親戚朋友都一起來幫忙。大家熱熱鬧鬧在一起,聊著天,聯絡感情。

三、灌粑,也叫灌腸、血腸。

臘月初幾到中旬,文山的大部分地方都會吃“殺豬飯”,慶祝一年的豐收。

灌粑

灌粑,是用糯米、新鮮的豬血、鹽巴拌勻,灌進新鮮的豬大腸。完成後煮熟,出鍋!

灌粑

成品是這樣的!

四、枕頭粽(也叫馬腳杆、粽粑)

粽粑

做法:糯米、稻草灰,拌勻。野生粽葉包裹,中間放上五花肉配上少量草果粉。需要煮幾個小時才行。據說,如果能夾生的的話,比較有力量(呵呵,估計沒幾個人喜歡吃夾生的)

五、這個,小編叫不出名(你來告訴我吧)

叫不出名的小吃

配料:糯米粉、香蕉、香蕉葉。味道很好,有點甜。

六、糍粑。

糍粑

賣相跟好,熱的時候裹上芝麻很美味。吃法很多,蒸著吃、油炸、烤著吃,都可以。吃的時候加上少許的白砂糖,更能回味。

煮熟

首先糯米煮熟。

舂米

放到米臼內加工

快熟了

和舂米的過程一樣。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吃了。這個時候,可以弄成各種形狀,圓的,放的,動物形狀……

小時候,哪家製作糍粑,總會有一群小孩圍在周圍,等著新鮮的糍粑過過嘴癮。你小時候是不是也是這樣的,還記得嗎?

就介紹這些,你家還有什麼特別的小吃嗎?

來,告訴小編,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