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不可思議,關節炎患者的五個藥膳方

專注娛樂新聞的18年,歡迎來撩

風濕性關節炎,古稱痹證,它包括現代醫學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關節周圍炎,纖維織炎,腱鞘炎,骨刺等多種筋骨關節疼痛性疾病。另有一種熱痹,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但一般以風寒濕痹最為多見,因人體肌表經絡遭受風寒濕邪侵襲後,氣血運行不暢,閉阻肌肉骨節經絡而引起筋骨肌肉關節酸痛麻木,甚至伸屈不利或關節腫大等症,當以疏風散寒,除濕通絡為治。

風濕關節炎患者適宜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食物,應多吃鹼性食品,少吃酸性食品,可適當多吃些蛇肉、羊肉、狗肉、鱔魚、薏米、木瓜、櫻桃、生薑、豬蹄、烏飯樹葉等。若能輔以祛風除濕的藥膳,效果則會更好。一般風痹用蔥、薑以發散;寒痹用乾薑、胡椒以溫陽,濕痹選薏米、茯苓,熱痹以絲瓜、冬瓜以除熱。患者可根據自身病情及口味選用適合的食療藥膳方:

鹿茸豹骨灑

原料:鹿茸5g,豹骨20g,枸杞子30g,白酒1000mL。

制法:將鹿茸、豹骨、枸杞子分別洗淨後,放入裝白酒的瓶中,密封,浸泡1周後即可飲用,待白酒飲盡後,可再加白酒1000mL,重新浸泡一次。每天1次,每次飲酒25~40mL,半個月為l療程。

功效:本方具有溫陽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老年骨質增生症,肥大性脊柱炎,症見關節酸痛,遇風寒加重,局部無紅腫等。

山藥烏蛇湯

原料:烏稍蛇肉500g,山藥15g,茯苓 lOg,薏米lOg,生薑5片,食鹽、豬油適量。

制法:將烏稍蛇肉洗淨切成小段與山藥、茯苓、薏米一同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水,煮沸,

添加豬油、鹽、生薑、味精等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本方祛風濕,烏稍蛇具有除風濕,解毒功能,與薏米、茯苓等祛濕藥物配用,更加強了蛇肉的祛風濕作用,故此方對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等症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黃燜鱔魚

原料:黃瓜150g,紫蘇lOg,黃鱔500g,精鹽、味精等適量。

制法:黃鱔去除鱔骨及腹內雜物,用鹽擦洗乾淨,用滾開水去除血水、粘液,切成小塊。鍋內倒油,燒至八成熱,倒人黃鱔煸炒,放紫蘇、黃瓜,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煮沸,放人精鹽、味精等調味品,攪勻即可食用。

功效:補氣益血,祛濕強筋。《隨息居·飲食譜》謂“鱔甘熱,補虛助力,善去風寒濕痹,通血脈,利筋骨”。紫蘇葉有善解魚蟹之毒的特性,還有芳香健脾,調味的作用。

西洋參燉烏蛇

原料:西洋參5g,烏蛇1條,豬腿肉250g,調味品適量。

制法:將西洋參切片,烏蛇去皮、雜,洗淨,剁塊。取大燉盅一個,把蛇盤放在盅裡,然後把豬腿肉、生薑和陳皮放下,加入紹酒、米醋、食鹽適量納入參片及泡洋參的水,再加清水適量,蓋上盅蓋,用條濕水紗紙將盅蓋縫口封密,隔水燉四小時即成。

功效:益氣養陰,祛風除濕。

三烏灑

原料:制川烏、制草烏、烏稍蛇、防風、川芎、紅花、生甘草各30g,雞血藤、木瓜、白芍、全當歸、生黃芪各50g,白酒1500go

制法:將上藥置白酒中密封浸泡15-20天后,飲服。每次15mL,每日2次,30天為1療程。

功效:疏風散寒,通利關節,活血化瘀。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風濕腰腿疼痛等。

雁過留痕 人過留聲,留個評論在走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