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如何預防靜脈留置靜脈炎呢?

現代醫學技術當中,各種治療辦法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較好的保障。但是有些技術也存在不完美的地方,可能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反效果。例如,靜脈炎就是一種因為靜脈留置針誘發的炎症,對患者的健康能夠帶來較大的危害。因此,醫學工作者在平時的治療當中應該加強技術修煉,提高個人技術水準,積極預防靜脈留置靜脈炎的發生。這也是保障患者健康不受到醫療技術反作用影響的目的,下面就來看看如何預防靜脈留置靜脈炎呢?

1、注意無菌操作。這是護理操作的重中之重。

2、避開關節部位。關節部位活動頻繁,留置針易造成血管內膜的機械性刺激和損傷。

3、儘量減少在下肢放置留置針。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下肢靜脈瓣較多,血流激滿,易造成藥物滯留和血液栓塞。不得已的情況下,可抬高下肢20~30°,加快血液回流,減少藥物對下肢肢體的刺激。

4、正確的穿刺方法。穿刺的高成功率可以有效減少對穿刺點周圍皮膚和血管壁的損害。

5、避免化學刺激。輸入高濃度、大分子藥物時應減慢滴速,並給予足夠的稀釋。靜脈輸血的患者建議另建靜脈通路,不使用留置針。消毒液不宜過濃,減少化學藥物透過皮膚滲入血管引起刺激。

6、留置針的更換。當護士發現患者穿刺部位出現臨床指征時(如滴速減慢或不滴,滲出,穿刺點周圍發紅、壓痛,患者主訴穿刺部位出現明顯不適等情況)更換留置針。

7、儘量選擇小號的留置針。有研究指出,留置針直徑與血管直徑比例同靜脈炎發生有關。所以選擇小型號針頭可以減少留置針對血管的物理刺激。

8、觀察貼膜的情況。護士每班交班查看留置針情況時,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應當留意貼膜是否存在污染、潮濕、脫落,如果存在應及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