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腦部供血不足該怎麼辦?

腦部供血不足是很多中老年人比較常見的一種身體疾病,一般患有腦部供血不足容易影響到身體健康,還會容易導致一些併發症,引起頭暈耳鳴,容易犯迷糊,或者是頭痛等症狀,非常影響正常生活,而患有腦部供血不足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可以服用藥物來進行治療,同時要控制身體血壓。

腦部供血不足該怎麼辦?

1、去除危險因素

如治療高血壓、戒煙、禁止過度飲酒。

2、抗血小板藥物

首選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藥物,可以有效地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塊,對血液迴圈有好處,有利於腦部的血液供應。

3、抗凝血藥物

抗凝血藥物和抗血小板藥物的作用相同,都可以使血液暢通,增加腦部血液供應,降低腦缺血的發作。

4、手術治療

如頸動脈有嚴重狹窄(超過70%),必要時可採用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頸動脈支架成形狀。

預防

1、及時治療

主要是改善腦血液迴圈,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擴血管藥物和銀杏葉製劑等。

2、早期預防

對腦供血不足的防治重點在腦血管方面,尤其是血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要對症處理。

3、合理飲食

平時多吃新鮮蔬菜,如洋蔥、番茄等、水果、魚、黑木耳、少量醋、幹紅葡萄酒等,可以起抗氧化作用,延緩腦動脈硬化的發生。

4、適當的戶外活動

如快走、慢跑、散步等,每次30~40分鐘,每週至少5天,或者打打太極拳、垂釣、登山等。

5、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用腦

平時看看電視、報紙;做些手工勞作或家務事;也可以參加一些文體活動,如唱歌、跳舞、書法、打球等,陶冶性情,增強腦的思維活動;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