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自製饊子的做法和配方

生活中很多人為了吃的更健康更綠色,不外出吃飯,而是自己在家裡自己做飯吃,因為自己做的食物總是比較健康的,而且可以根據個人習慣的口味不同製作,製作的原料也比較便宜,饊子這種食物最好吃的辦法就是油炸了,下面給大家介紹自製饊子的做法和配方。

麵粉、過濾好的花椒和洋蔥熬制的水(大的洋蔥半個、一勺花椒)、油、沙子糖磨成的粉末、雞蛋一個、鹽一小勺。(和麵時面油比例為兩碗面和半碗油、面要平於碗面不能多)

1、把兩碗面放到盆裡,將半碗油倒入面中,打一個雞蛋在面裡,放鹽一小勺,在放上過濾後的花椒洋蔥水適量,將倒入的東西攪拌然後就可以和麵了,和麵時用花椒和洋蔥熬制的水,如果水不夠了可以用清水代替,(熬制花椒洋蔥水時等水剩下差不多一碗的時候就可以了),和麵時多揉幾次,然後多醒幾次,等面上有小氣泡時就可以了。

2、然後把面揉成多個小饅頭狀,醒一會面,在鍋裡倒入半鍋油,把麵團中間掏個洞,將其搓成呼拉圈狀,粗細和筷子一樣。

3、將面纏到手上然後用紅柳樹枝做的棍棒托著兩頭下油鍋,用微火炸,先將一頭炸一會,再將另一頭炸一會,然後用棒子托著將中間炸一會,之後折疊成U字母狀就扯掉棒子把饊子放鍋裡炸,翻轉下鍋的饊子使之受熱均勻,等饊子成金黃色時就可以用筷子將其取出來了。

饊子的做法和配方

原料以精粉和衛生油為主,每公斤麵粉加0.1公斤食鹽。

饊子的製作環節分和麵、泡條、搓條、盤條、纏條、鋪條。先將面和好醒著,每隔30分鐘揉一次,共揉三遍。再切成幾大塊,醒一個小時後,用手搓成如小拇指粗細的麵條,盤入有油的面盆醒著。炸饊子的鍋也是專用的平底鍋。等鍋中的衛生油熬沸後,便將醒好的麵條在手上一邊抻一邊纏成饊子坯,然後另一個人套在筷子上,放入油鍋中鋪條,扭成花樣,待炸到脆黃時,一盤饊子就做成了。

製作饊子的重點是鋪條。如同繡花一樣,全靠經驗,那做法正如宋代大詩人蘇東坡詩雲:“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