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1日   星期4
健康常識
  • 健康生活
  • 健康百科
  • 健康資訊
  • 健康誤區
  • 健康熱議
  • 健康禁忌
保健人群
  • 女性健康
  • 母嬰健康
  • 男性健康
  • 性健康
  • 老人健康
  • 兒童健康
健康飲食
  • 營養飲食
  • 健康食譜
  • 健康食療
  • 飲食禁忌
中醫養生
  • 中醫常識
  • 中醫方劑
  • 中醫針灸
  • 中醫刮痧
  • 中醫拔罐
  • 中醫文化
養生保健
  • 美容養生
  • 健康減肥
  • 心理健康
  • 按摩推拿
  • 身體健康
  • 健康旅游
疾病養生
  • 常見疾病
  • 解惑疾病
  • 疾病預防
  • 中醫疾病
  • 婦科疾病
  • 男性疾病
腐乳營養超出想像
2018-04-17
  腐乳營養超出想像 腐乳又被稱為“中國乳酪”,傳統中醫認為腐乳性味甘、溫,具有活血化淤、健脾消食等作用。現代營養學證明,豆腐在經過發酵後會得到更多利於消化吸收的必需氨基酸、煙酸,鈣等礦物質。尤其發酵還能得到一般植物性食品中沒有的維生素B1
最簡單有效的護肝法
2018-04-17
 肝病專家認為,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都非常不利於肝臟的健康,熬夜是家常便飯,加班、開夜車看書、通宵卡拉OK等等,都影響情緒的穩定與平 靜,直接危害著肝臟的健康。臨床醫學證明,除去遺傳、傳染因素,大多數的肝臟疾病都是“熬”出來的。過大的
節氣養生 | 今日驚蟄,萬物長,養生也要跟上!春捂早睡要說到做到
2018-04-17
  今天迎來“驚蟄”節氣。 “煙雨濕闌幹,杏花驚蟄寒。”從“驚蟄”之日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田間地頭一片繁忙的景象。 一年之計在於春 “春雷響,萬物長”,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此時節,氣溫和地溫都
兩歲以下別擅用OTC
2018-04-17
 專家小傳:劉治軍,主任藥師,中國藥理學會補益藥藥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自我藥療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兩歲以下別擅用OTC 近日,韓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佈《感冒藥安全使用指南》表示,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打噴嚏、流鼻涕
葡萄乾是種好零食
2018-04-17
 葡萄乾又香又甜,營養豐富,許多營養還高於葡萄,每天吃一把能很好地改善貧血。 首先,葡萄乾含鐵豐富。許多女性常有臉色蒼白、手腳冰涼的症狀,這是輕度貧血的表現,每天一把葡萄乾就可以改善。研究發現,葡萄乾的含鐵量是新鮮葡萄的15倍,另外葡萄乾還
想長壽記住一句話
2018-04-17
 想要養生,記住中醫推崇的一句順口溜“三寒兩倒七分飽”。所謂“三寒”,指的就是包括“秋寒”在內的“倒春寒”、“五月寒”和“秋寒”,“三寒”季節裡要注意增減衣裳;“兩倒”指的是睡好子午覺;七分飽就是吃飯要吃七分飽。 一句話的長壽秘訣 安徽省
最傷聽力的行為:戴入耳式耳機 開車時開窗
2018-04-17
 既往,在人們的印象裡,工作噪音是導致聽力受損的罪魁禍首,然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最近發佈的一項研究顯示,現代生活中的噪音損傷聽力更嚴重。在3月3日“全國愛耳日”來臨之際,《生命時報》邀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楊海弟副教
聽力下降可能誘發老年癡呆
2018-04-17
  3月3日是愛耳日,聽力的重要遠遠超過人們通常的想像。大家都知道聽力下降與年齡密切相關,75歲以上老年人45%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但殊不知有研究顯示,聽力下降是誘發老年癡呆症的獨立危險因素,而且可能是老年癡呆最早期的表現,聽力每下降
四季泡浴,功效不同
2018-04-17
 編者的話:泡浴、沐泉都是我國傳統的養生休閒方式。四時不同,人體的生理狀態和體質特點也相應地有一定變化,應時泡浴收到的養生益處因此各有側重。本期,《生命時報》特邀中醫專家為您解讀春夏秋冬不同季節泡浴都有哪些功效,又有哪些講究? 春 溫而不燙
驚蟄有疾病,妙招巧應對
2018-04-17
 3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驚蟄”就是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意味著萬物復蘇。而萬物也包括各種病毒和細菌。 由於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現代流行病學調查亦證實,驚蟄屬肝病的高發季節。此外,諸如流感、流腦
總書記回應委員關切:對因病致貧“靶向治療”
2018-04-17
  習近平總書記3月4日下午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圖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4日下午來到北京會議中心,看望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政協委員,並參加
讀2017政府工作報告,看總理給健康中國佈置了哪些任務?
2018-04-17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民生是為政之要,必須時刻放在心頭、扛在肩上。基本民生的底線要堅決兜牢。” 3月5日上午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聽取和
長壽臉長什麼樣
2018-04-17
 受訪專家:徐文兵,北京厚樸中醫學堂堂主。 《黃帝內經·靈樞》中,黃帝曾問他的老師岐伯:“在普通人群裡,那些能過百歲的人,有何特殊的秘訣?”老師岐伯回答道:從面相上或遺傳上可看出。 第一,這些人“使道遂以長”。 “使道”,指我們的鼻子,就是
熱水泡腳能治病嗎
2018-04-17
 文章來源:科普中國微平臺 (作者:田洪濤 武漢協和骨科醫院副主任醫師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明出自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導讀 小夥伴們,還記得前幾天一起經歷過的寒潮嗎?現在回想起那個冷,身體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打哆嗦呢!然而在那幾天裡,偶發現了一
曬太陽是免費的補藥!這份11小時的太陽方您收好!
2018-04-17
  本文專家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楊峰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病科主任中醫師 王東旭 有沒有這種感覺,連續的幾天陰天,整個人都打不起精神,心情很失落。 但是,當太陽出來的那一刻,心中立刻覺得充滿了陽光,整個人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健康e事廳】王建業委員: 引導鼓勵醫生投身科技創新
2018-04-17
  邀請行業大腕縱論健康話題, 傾聽衛生計生工作者期待, 回應普通百姓民生關切。 “健康e事廳”帶你看兩會。 本期e事廳邀請到的嘉賓是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醫院黨委書記 王建業。他眼中的“健康中國”著力點是什麼?又規劃了怎樣的實施路徑? 請看—
驚蟄 | 吃蟲子?還要打小人?
2018-04-17
  正月啟蟄,言發蟄也。 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夏小正》 驚蟄 2017年3月5日,農曆二月初八。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氣溫開始回升,雨水增多。 “春雷驚百蟲”:春雷從南方開始響起來,北方從清明前
極寒天氣要防幾類寒潮病
2018-04-17
 醫學指導/廣醫三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陳晞明、廣醫三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林敏、廣醫三院兒科副主任醫師譚小華、廣醫三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張瑩、廣醫三院皮膚科主治醫生廖夢怡 文/廣州日報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白恬、韓文青 “超級寒潮”來襲,有醫院急救
這十年是生命高危期
2018-04-17
 46歲至55歲堪稱是人生的“黃金時期”,這些人大都年富力強,思想、性格都已比較成熟。但這一階段,也是生命的高危期,許多疾病都會在這一時期暴發或露出端倪。 46-55歲是多事之秋 在35歲之後,45歲之前,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開始從峰頂下滑
寒冬泡溫泉警惕三種傷
2018-04-17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科生殖內分泌專科副主任醫師 沈昌理 廣州醫科大學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高聰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謝彬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映平 通訊員 王海芳 許詠怡 隨著寒冷冬季的到來,泡溫泉成了不少人消遣
  • »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
私隱政策使用條款及細則版權告示
Copyright 2018 www.healthway.tip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