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魷魚片甲醛超標 預防食物中毒

本周北京市工商局加大食品的檢測力度, 通報17種不合格食品, 其中百味林魷魚片甲醛和山梨酸含量超標, 再次登上食品下架的黑榜。

各大超市現已對通報的17種食品下架停止銷售。 食物安全頻出狀況, 苯并芘、洗蟹粉、毒奶粉等風波剛平息, 現在又出現食品甲醛超標的問題, 不禁讓人發出“還能吃什么”的感嘆。

今天小編告訴你試用甲醛中毒會有什么癥狀, 大家千萬要小心。

含甲醛的食物:

在日常飲食中, 為了防腐和增加重量, 魷魚、牛百葉、鴨腸等水發食品和水產品, 最容易成為不法商販的添加對象。 用甲醛處理過的水發產品如魷魚, 能使重量翻倍, 從而獲利更多。 其次, 還有海參、魚翅、粉絲、竹筍、干制食用菌、肉干、魚干等干制品, 以及豆制品和一些面食制品。

因此, 廣大消費者在購買以上食品時要擦亮眼睛, 盡可能避免甲醛食品的危害。

甲醛中毒癥狀:

如果不小心食用到甲醛含量超標的食品, 會造成甲醛中毒, 有下述癥狀:頭痛、頭暈、乏力、惡心、嘔吐、胸悶、眼痛、嗓子痛等。 甲醛甚至具有強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

當食物中的甲醛含量較高時, 可很快使人出現胃部不適、嘔吐等癥狀。 但大多情況下, 食物中的甲醛含量相對較低,

一般不會使口腔及消化道組織出現直接的傷害癥狀。

頭痛是典型的慢性食源性甲醛中毒癥狀。 頭部痛感(后腦、小腦及頸椎)癥狀往往出現在攝入甲醛食物1-2個小時之后, 有時會持續幾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 這類癥狀常常被人們誤認為感冒、落枕、著涼等其它疾病。 喝酒的人則常常將甲醛引起的頭痛認定為飲酒過量或是“酒精過敏”。

為了預防食物甲醛中毒, 小編建議大家含有甲醛的食物(如魷魚片、牛肉干等)還是少吃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