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節後正逢雨水節氣 注意保暖防倒春寒

在一年四季中, 氣溫、氣流、氣壓等氣象要素變化最無常的季節就是春季。 經常是白天陽光和煦, 讓人有一種“暖風熏得遊人醉”的感覺, 早晚卻寒氣襲人, 讓人倍覺“春寒料峭”。 這種使人難以適應的“善變”天氣, 就是通常所說的“倒春寒”。 在時暖時寒的初春, 要及時應對天氣的急劇變化, 確保安全度過“倒春寒”, 尤其要注意預防心腦血管、呼吸道、風濕疾病這三類疾病。

招數一:春捂

適當“春捂”。 不要以為氣溫暫時升高就可以馬上脫掉冬裝, 晝夜溫差大, 早晚更要注意保暖, 尤其是關節部位的保暖。

招數二:春季鍛煉不宜過早

春季鍛煉不宜過早。 因為早上氣溫低、霧氣重、粉塵多, 體質差的老年人最好在下午氣溫回暖後鍛煉。 運動項目選擇上, 最好選擇運動量不大的運動方式, 如太極、慢跑、爬山、漫步等。 一旦長期過度疲勞工作, 或者長期熬夜者, 最好適度休息, 加強自我情緒調節。

招數三:養成良好生活方式

俗話說“有錢難買老來瘦”, 肥胖者要加強鍛煉;不抽煙不酗酒;少吃油炸食品。 多喝水, 有助於保持體內血流通暢, 還可減少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招數四:做好自我保健

對於那些本身患有心腦血管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 要做好自我保健工作, 一旦有長期胃痛、胸悶、頭疼等不適症狀, 要及時就診。

招數五:孩子家長需警惕小兒感冒

讓孩子加大在陽光下的活動,

多呼吸新鮮空氣, 合理膳食, 增加機體免疫力。 被褥、衣服要勤曬, 室內經常通風除塵, 以減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招數六:多吃芹菜等味沖食品

在這個“倒春寒”的氣候條件下, 博主建議, 要預防傷寒、感冒, 不但要做好保暖防寒, 而且要在飲食上增加大蒜、洋蔥、芹菜等味兒沖食物, 這樣能對預防傷寒感冒、春季多發的呼吸道感染、心臟病發作和中風有益處。

洋蔥、薑、蒜、芹菜這些菜類食物, 中醫認為, 食可疏風散寒, 幫助人體殺菌防病。 特別是大蒜, 作用更大。

雨水到, 如何養生?

雨水時節, 天氣變化不定, 冷空氣活動頻繁, 這種忽冷忽熱、乍暖還寒的天氣對人體的健康危害很大。 那麼, 應該如何養生呢?

這樣吃

雨水後天氣轉暖, 風多物燥, 早晚較冷, 人體常會出現皮膚、口舌乾燥, 嘴唇乾裂等現象, 故應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 飲食上應少酸多甜, 可選擇韭菜、百合、山藥、荸薺等。

這樣穿

雨水後, 春寒料峭, 老人小孩要“春捂”, 預防“倒春寒”。 “春捂”最重要的是捂好腿和腳, 很多人習慣減衣服時先減幾條褲子, 其實人體下半身的血液迴圈較差, 容易遭風寒侵襲, 尤其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兒童, 受寒後, 易引起感冒、哮喘等疾病。

這樣動

作息起居應早睡早起, 重視午覺。 早春節氣仍然較為寒冷, 不宜劇烈運動。 天晴時戶外鍛煉, 可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較輕鬆的運動, 運動量以“微汗”為宜。

這樣調

雨水後, 春風送暖, 致病的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

春季傳染病常易暴發流行。 此外, 變化無常的天氣, 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 對高血壓、心臟病、哮喘患者不利。 應採取積極的精神調攝養生鍛煉法, 保持心靜平和、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