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老人失眠慎用藥

? 老年人失眠症的增多, 除了與老年人所患慢性病較多有關外, 還與諸多社會、心理因素有關。 有些老年病人長期依賴安眠藥入睡, 形成一種如同吸煙、飲酒者的成癮狀態或習慣心理, 睡前必服, 若不服就會失眠, 這些老年人的失眠其實是一種心因性失眠, 即是一種對不能及時入夢的恐懼, 而把睡眠完全寄託於安眠藥。

安眠藥不是“萬能”藥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安眠藥”苯二氮類(俗稱安定)藥物, 在藥物學分類上屬抗焦慮藥(弱安定藥), 其主要作用是穩定情緒、減輕焦慮和緊張狀態, 並能鬆弛肌肉和改善睡眠,

因此除了鎮靜、抗驚厥和焦慮外, 臨床上多用於催眠。 安定類藥物中常用的有安定、佳靜安定、氯硝安定、舒樂安定等, 這類藥物比傳統的催眠藥巴比妥類具有更高的選擇性, 安全範圍更大, 對呼吸抑制作用小, 幾乎無肝毒性, 大劑量也不引起麻醉等優點, 但長期應用亦可產生耐受性和依賴性, 甚至成癮或產生戒斷症狀。

人們的睡眠過程有兩個相互轉化的時相, 生理學上稱為慢波睡眠和異相睡眠。 成年人睡眠一開始首先進入慢波睡眠, 持續約80?120分鐘左右轉入異相睡眠, 持續約20?30分鐘後又轉入慢波睡眠, 整個睡眠期間, 這種反復轉化約4?5次, 越接近睡眠後期, 異相睡眠持續時間越長, 異相睡眠期間呼吸不規則且多夢。

老年人睡眠多夢, 常誤以為失眠而求助於安眠藥, 但安定類安眠藥對異相睡眠幾乎無影響, 因此亦不能使夢境減少, 故安定類藥物最適合的治療對象是焦慮性失眠。 服用安定類藥物的老年人易出現嗜睡、輕微頭痛、乏力等不良反應, 偶然還會致低血壓、呼吸抑制、視力模糊、皮疹、尿瀦留、憂鬱、血細胞減少等症, 因此患有青光眼、重症肌無力、粒細胞減少、前列腺肥大、慢性阻塞性肺炎、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應慎用。

中藥“安眠”效果好

用中藥治療老年人失眠有較少的副作用和禁忌證, 故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常用于鎮靜安神的中藥有酸棗仁、柏子仁、珍珠母、遠志、合歡皮、磁石、朱砂等 ;用於治療失眠症的中成藥也有很多, 如棗仁安神膠囊、沁元顆粒、活力蘇口服液、烏靈膠囊等。

筆者在臨床實踐中應用烏靈膠囊治療焦慮症、抑鬱症、神經衰弱患者的失眠有較好的療效, 不少患者在用藥後逐步擺脫了對安眠藥的依賴性, 睡眠品質明顯提高, 表現為睡眠時間增加、熟睡時間長、夢少、醒後精神好等現象, 且健忘、心悸、腰膝酸軟等症也有改善。

烏靈菌具有利尿、補心神、治失眠等功能。 天然的烏靈真菌產於地下深處, 採集困難, 資源珍稀。 目前用人工培養的烏靈菌絲體制成的烏靈膠囊, 其主要成分為多糖、維生素、微量元素、核苷類, 並含19種氨基酸, 不僅具有養心安神之功效, 且能改善記憶障礙, 並有腦保護作用。 特別適用于有心腦疾患的老年失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