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老年養生鍛煉 多做腿部運動

在家常常久坐、久臥;出門有車坐, 看到凳子又想坐, 動與靜嚴重失衡。 其實老年養生, 貴在動靜結合。

俗話說, 人老腿先老。 老年人由於血管硬化, 肢體末梢血液迴圈不良, 雙腿的功能也隨之減退;老年人骨質疏鬆, 骨骼肌肌力減弱, 腿腳不靈, 步履緩慢;老年人平衡機能減退, 雙腿行走也遠不如年輕人穩健。 要改善這些不良狀態, 加強腿部的鍛煉是必不可少的。

老人勤于動腿, 無論是養生, 還是防病都是非常好的。 下面就介紹三種既方便又簡單的“練腿功法”:散步、快走與慢跑。

散步 散步, 關鍵就在這個“散”字:聽任雙腳散慢地向前漫步,

從容不迫, 緩慢前行, 無拘無束, 自由自在, 就像藍天上輕輕飄動的白雲, 就像山野間緩緩流動的溪水, 形體是這樣放鬆自然, 精神是如此恬靜怡然, 所以稱之為“逍遙散步”。

有人主張散步必須保持一定的速度和一定的時間, 認為只有這樣, 才能達到運動鍛煉的效果。 這實在是一種誤解, 把散步和快走混為一談了。 散步又散心, 既能養身, 又能養心。 如果把緩緩悠悠的散步當成有速度要求的快走, 這就難以逍遙自在了。 散步時間的長短, 也不必強求, 還是自便為好。 唐代百歲名醫孫思邈素喜散步, 短則二三百步, 長則二三裡路, 貴在長期堅持;他還特別注重散步的情趣, 每當親朋鄰里前來探訪, 他們常常攜手出遊散步,

“談笑簡約其趣, 才得歡適。 ”何等逍遙, 妙不可言!

快走 快走的特點遠比散步要快。 要通過一定的速度來達到運動鍛煉的效果。 什麼速度合適呢?一般分為中速和快速:中速每分鐘保持80步到90步, 快速則每分鐘保持在 100步以上。 對於一個健康老人, 每分鐘 100步左右為宜。 一天總量6000步左右, 大約要花60分鐘。 對於體弱有病的老人, 只宜選擇中速, 時間也宜縮短。

慢跑 一般而言, 老年人不宜參加競技跑, 宜選擇健身跑。 健身跑的特點就是速度慢, 所以又叫慢跑。 慢跑時要做好三個階段:預備活動、慢跑活動、跑後放鬆活動。 慢跑的速度以邊跑還能與旁邊的跑友說話為宜。

健身慢跑曾經風靡全球, 成為獲得健美、永葆青春的法寶。

後來人們發現, 快走不僅可以獲得慢跑同樣的養生良效, 而且更加簡便安全, 更少發生心肌梗死, 所以快走更受歡迎。

我國著名百歲將軍孫毅對走路的好處體會良深, 給人啟迪。 2003年, 孫將軍得享百歲高夀, 人們向他請教養生之道, 他笑笑說:“我的養生之道, 就是走路之道。 從長征開始, 走到陝北, 走到今天。 每天堅持20裡, 外面颳風下雨, 就在室內堅持走路, 不到20裡, 決不停步。 ”可見, 勤動腿對老人養生是很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