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能“掃黃”的食物多是黃色的

“黃臉婆”是中國人對早衰女人的慣稱, 她們面容憔悴、頭髮乾枯, 臉和身體都因為不緊致要麼顯得胖脹, 要麼顯得乾癟, 至於臉色, 也多是偏黃的。 中醫講, 黃色是入脾經的, 脾虛時, 就要出現萎黃的膚色, 中醫的各種健脾藥物和食物, 都是女人很好的“掃黃劑”。

能健脾的藥物種類很多, 根據脾虛的不同症狀而設定。 因為脾虛, 肌肉無力, 總是覺得疲勞的, 適合“補中益氣丸”;因為脾虛, 心血不足, 心神無所寄居而失眠的, 適合“人參歸脾丸”;因為脾虛, 總是消化不良, 大便不成形的, 適合“人參健脾丸”;因為脾虛, 無力代謝體內臟東西導致濕邪停滯的,

適合“香砂六君子丸”;因為脾虛, 殃及到肺氣也虛, 免疫力不足, 總是感冒或者很容易過敏的, 適合“玉屏風散”;因為脾虛, 身體用水、排水能力不足, 臉胖脹, 身體臃腫的, 適合“參苓白術丸”。

而食物中, 最能補脾的多是顏色發黃的, 比如小米、黃米、南瓜、胡蘿蔔、大棗, 它們能“掃黃”, 是因為它們都能健脾。 其實, 不獨小米, 所有的糧食都是入脾經的, 這些糧食在炒過、釀造過, 健脾之性提高後, 就可以成為獨當一面的健脾藥了。

比如宋代《太平聖惠方》的“神曲丸”, 就是用小麥和其他藥物一起發酵釀造成的神曲為君藥, 引領厚朴桂心陳皮乾薑檳榔等而成的名方, 專門治療消化功能虛弱紊亂造成的打嗝噯氣, 飲食不化。

比如西漢《傷寒論》中的“小建中湯”, 就是用糧食發酵釀造而得的飴糖, 引領桂枝芍藥生薑甘草等, 為中醫後代治療脾虛, 振奮脾氣的基礎方。 它們脫身名方之後, 神曲是民間常用的化食藥, 飴糖則是唯一一個有補益作用, 最適合中國人體質的糖。 不僅因為“黃臉婆”在中國女人更多見, 還因為脾虛是中國人最常見的體質, 而脾虛, 就是健康和疾病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