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健康

辦公室電磁輻射製造新職業病

據衛生部早先公佈的資料顯示, IT等新型行業已經取代傳統工業成為職業病新的多發領域, 電磁輻射成為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微波爐、電腦、電視機、空調、手機……面對電磁輻射, 人們無所遁形。 而電磁輻射威脅著人體的生殖系統、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 但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南院婦科陳志遼副教授指出:電磁輻射雖有危害, 但醫學上目前尚未證實其確實造成病理損害, IT們、白領們注意防護的同時也不要杯弓蛇影。

IT行業成新型職業病高發區

IT、生物醫藥等新型行業已經取代傳統工業成為職業病新的多發領域。

衛生部日前透露, 我國職業病種類已經由1957年的14種擴大到現在的115種, 50年增加了7倍。 但是由於職業病更新速度加快, 電腦綜合征等層出不窮的新職業病還沒有納入法定職業病範疇。

目前我國職業病種類已經擴大到10大類115種, 包括放射性腫瘤、鉛及其化合物中毒、中暑、雜訊聾等。 隨著IT、生物醫藥、微電子等高新技術產業的飛速發展, 職業病的患病人群逐漸發生了變化。 職業病危害因素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粉塵、重金屬範疇, 而是出現了雜訊、微波、高頻、電磁輻射等多元化趨勢。

而根據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等權威部門提供的詳實資料, 電磁輻射對11大類職業人群存在潛在危害。

這11大高危行業包括:普遍使用電腦網路和機群的金融證券行業、通過機房和演播室向外發射大量電磁波的廣播電視行業、IT行業、電磁波強度很大的電力和通信行業、民航、鐵路、採用高頻理療設備的醫療行業、大量使用儀器儀錶設備的科研行業、採用高中低頻和微波電器設備的工業, 現代化辦公設備相當普及的白領和金領人士也難逃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無處不在

記者瞭解發現, 日常生活中, 輻射源很多, 微波爐、電腦、電視機、空調、手機等, 都會產生輻射, 其中微波爐、手機以高頻輻射為主, 電視機、空調、電腦等以低頻輻射為主。 而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 電吹風運作時產生的輻射量在家用電器中名列前茅。 據調查發現,

不同品牌的手機在待機和撥打時候產生的低頻輻射不盡相同。 不過在待機狀態下, 差異不大, 在主叫和被叫狀態下, 也基本在相同的區域內浮動。

電磁輻射為何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原來, 它是一種複合的電磁波, 以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隨時間的變化而傳遞能量。 人體生命活動包含一系列的生物電活動, 這些生物電對環境的電磁波非常敏感, 因此, 電磁輻射可以對人體造成影響和損害。

典型例子, 不少年輕人手機煲粥時間太久後或是面對電腦長時間作業, 可能會出現頭暈、噁心、失眠、健忘等亞健康表現, 其實這是因為當人體接受電磁輻射時, 熱效應會引起中樞神經和植物精神系統的功能障礙。

清水洗臉可減少70%輻射

陳志遼指出, 如果確實無法回避以電腦為主的各類電磁輻射源, 起碼應該與它們保持“適當距離”。 據介紹, 由於電磁輻射的傳播是隨距離、按指數有規律地衰減, 距離越長, 衰減指數越多。 因此在使用電器時, 拉開一定的距離, 即可起到有效的防護作用。 如在日常操作電腦時, 人體與電腦螢幕保持不少於70釐米的距離, 與電腦後部及兩側保持不少於120釐米的距離。

在選購電腦時, 盡可能購買新的**型電腦。 舊電腦的輻射劑量較大, 在同距離、同類機型的條件下, 一般是新電腦的1~2倍。 操作電腦時最好在顯示幕上安裝一塊電腦專用濾色板以減輕輻射的危害, 室內不要放置閒雜金屬物品, 以免形成電磁波的再次發射。 使用電腦時,

要調整好螢幕的亮度, 一般來說, 螢幕亮度越大, 電磁輻射越強。

在操作電腦後, 臉上會吸附不少電磁輻射的顆粒, 要及時用清水洗臉, 這樣將使所受輻射減輕70%以上。 彩電與人的距離應在4至5米, 與日光燈管距離應在2至3米, 微波爐在開啟之後要離開至少1米遠, 孕婦和小孩應儘量遠離微波爐。

工作常伴電腦或影響生育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南院婦科陳志遼副教授表示, 對女性而言, 從事IT行業或是終日與電腦為伴的女性, 確實比較容易出現生殖系統受影響現象, 如月經紊亂等。 而國內某市銀行系統的一份調查顯示, 經常從事電腦操作的銀行女職員有35%的人會出現痛經、經期延長等症狀。

電磁輻射對於男性的生殖能力同樣存在著威脅。

據介紹, 電磁輻射如果作用於人的機體會直接產生電磁感應, 從而干擾細胞生物膜上的受體酶的活性, 引起細胞形態變異和動能損害, 長期受到電磁輻射, 會引起男性的生殖細胞和精子活動能力降低及數量減少。

男性較女性而言, 面對電磁輻射可能更加“脆弱”。 這是因為男性的染色體與女性相比較為脆弱, 更容易引起免疫系統的改變。 其次, 男性生殖細胞和精子對電磁輻射更為敏感。 因此, 男性應儘量減少與電磁波太頻繁密集的接觸, 而且接觸時也要保持安全距離, 一般是半米以上。

除此, 專家表示, 電磁輻射如果超過安全範疇還可能影響人們的心血管系統, 表現為心悸、失眠、心搏血量減少、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 如果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而長期面對電腦視屏或是手機視屏,還可能對人們的視力帶來不良影響。由於眼睛屬於人體對電磁輻射的敏感器官,過高的電磁輻射污染會引起視力下降、白內障等。

專家提示:

電磁輻射未證實有病理損害

陳志遼臨床發現一個現象,但凡從事IT行業的女白領一旦出現反復性流產、不孕等情況,首先都是把罪魁禍首歸結為電腦,他表示,這很可能是過分“抬高”了電磁輻射的威力,忽略了其他各類原因。

他表示,電磁輻射確實可能影響人的生殖系統,主要表現為男子精子品質降低,孕婦發生自然流產和胎兒畸形等。

但一般來說,電磁輻射對於懷孕的影響通常在懷孕初的前三個月。因此曾出現先兆流產的IT工作者可在下次發現懷孕的早期先遠離電腦3~4個月,在懷孕情況穩定後再接觸電腦。

陳志遼繼續指出,每個人身邊的多種輻射來源都可能影響人體,但不用“杯弓蛇影”,因為這麼多的電磁輻射並非都會傷害人體,只有超過一定強度(即安全衛生標準限值)的電磁輻射才會對人體產生負面效應。

他表示,至今為止,醫學上還暫無充足的證據證明大量的電磁輻射必然會導致人體出現某種病理性的損害,只是有研究表明過量的電磁輻射可能會對人體有危害,而這還會因個體差異而使影響的程度不同

如果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而長期面對電腦視屏或是手機視屏,還可能對人們的視力帶來不良影響。由於眼睛屬於人體對電磁輻射的敏感器官,過高的電磁輻射污染會引起視力下降、白內障等。

專家提示:

電磁輻射未證實有病理損害

陳志遼臨床發現一個現象,但凡從事IT行業的女白領一旦出現反復性流產、不孕等情況,首先都是把罪魁禍首歸結為電腦,他表示,這很可能是過分“抬高”了電磁輻射的威力,忽略了其他各類原因。

他表示,電磁輻射確實可能影響人的生殖系統,主要表現為男子精子品質降低,孕婦發生自然流產和胎兒畸形等。

但一般來說,電磁輻射對於懷孕的影響通常在懷孕初的前三個月。因此曾出現先兆流產的IT工作者可在下次發現懷孕的早期先遠離電腦3~4個月,在懷孕情況穩定後再接觸電腦。

陳志遼繼續指出,每個人身邊的多種輻射來源都可能影響人體,但不用“杯弓蛇影”,因為這麼多的電磁輻射並非都會傷害人體,只有超過一定強度(即安全衛生標準限值)的電磁輻射才會對人體產生負面效應。

他表示,至今為止,醫學上還暫無充足的證據證明大量的電磁輻射必然會導致人體出現某種病理性的損害,只是有研究表明過量的電磁輻射可能會對人體有危害,而這還會因個體差異而使影響的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