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絲瓜有什麼功效與作用

絲瓜的功效與作用

絲瓜為葫蘆科攀援草本植物, 絲瓜根系強大。 莖蔓性, 五棱、綠色、主蔓和側蔓生長都繁茂, 莖節具分枝卷鬚, 易生不定根。 國內外均有分佈和栽培。 果為夏季蔬菜, 所含各類營養在瓜類食物中較高, 所含皂甙類物質、絲瓜苦味質、黏液質、木膠、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擾素等特殊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 成熟時裡面的網狀纖維稱絲瓜絡, 可代替海綿用作洗刷灶具及傢俱;還可供藥用, 有清涼、利尿、活血、通經、解毒之效。 另絲瓜諧音“死掛”對遊戲中的掛的昵稱, “臭絲瓜”也是對掛的昵稱。

絲瓜的功效:

絲瓜中含防止皮膚老化的B族維生素, 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 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 使皮膚潔白、細嫩, 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 故絲瓜汁“美人水”之稱。 女士多吃絲瓜還對調理月經不順有幫助。

1. 抗壞血病:

絲瓜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 可用於抗壞血病及預防各種維生素C缺乏症;

2. 健腦美容:

由於絲瓜中維生素B等含量高, 有利於小兒大腦發育及中老年人大腦健康;絲瓜藤莖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膚彈性的特殊功能, 能美容去皺;

3. 抗病毒、抗過敏:

絲瓜提取物對乙型腦炎病毒有明顯預防作用, 在絲瓜組織培養液中還提取到一種具抗過敏性物質瀉根醇酸, 其有很強的抗過敏功效。

食療作用:

絲瓜中含防止皮膚老化的B族維生素,

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 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 使皮膚潔白、細嫩, 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 故絲瓜汁“美人水”之稱。 女士多吃絲瓜還對調理月經不順有幫助。

絲瓜味甘、性涼, 入肝、胃經, 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祛風化痰、潤肌美容、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調理月經不順等功效, 還能用於治療熱病身熱煩渴、痰喘咳嗽、腸風痔漏、崩漏、帶下、血淋、療瘡癰腫、婦女乳汁不下等病症。

絲瓜絡味甘、性平, 通行十二經, 可通絡活絡, 清熱化痰。

抗壞血病:

絲瓜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 每百克中就含8毫克, 可用於抗壞血病及預防各種維生素C缺乏症;

健腦美容:

由於絲瓜中維生素B等含量高, 有利於小兒大腦發育及中老年人大腦健康;絲瓜藤莖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膚彈性的特殊功能,

能美容去皺;

抗病毒、抗過敏:

絲瓜提取物對乙型腦炎病毒有明顯預防作用, 感染病毒前注射Lo43, 保護率可達60%~80%在絲瓜組織培養液中還提取到一種具抗過敏性物質瀉根醇酸, 其有很強的抗過敏作用。

絲瓜完全老化成熟後曬乾, 可用於刷鍋洗碗。

絲瓜為葫蘆得植物絲瓜或粵絲瓜的鮮嫩果實, 又稱吊瓜, 原產於南洋, 明代引種到我國, 成為人們常吃的蔬菜。 絲瓜的藥用價值最高, 全身都可入藥。 絲瓜所含各類營養在瓜類食物中較高, 所含皂甙類物質、絲瓜苦味質、黏液質、木膠、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擾素等特殊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

絲瓜的治療用途:

內痔大便出血:鮮絲瓜250克切塊, 豬瘦肉200克切片,

加水適量共煮湯, 煮熟後食鹽調味佐膳。

百日咳:鮮絲瓜液汁60毫升(3-6周歲量), 加適量蜂蜜口服, 每日2次。

預防麻疹:生絲瓜100克煎湯服食, 每日2次, 連服3日。

咽喉炎:經霜絲瓜1條切碎, 水煎服。 或嫩絲瓜搗汁, 每服1湯匙, 每日3次。

腮腺炎:老絲瓜1條絲瓜, 切碎炒至微黃, 研為細末。 每次10克, 開水送服, 每日3次, 連服5日。

催乳:老絲瓜1個, 陰乾, 燒存性, 研未, 黃酒沖服, 每次服9克。

哮喘:生小絲瓜2條, 切斷, 放砂鍋內煮爛, 取濃汁150毫升服, 每日3次。

肺癰、疝氣疼痛、產後腹痛:老絲瓜2條去皮, 放瓦上焙乾存性研末, 用米酒調服, 每次10克, 每日3次。

月經不順:用絲瓜絡1個, 加水1碗煎服, 常喝可調理。 把絲瓜子烘乾, 加水1碗煎服, 水開後加入少量紅糖, 沖黃酒溫服早晚各1次, 對調理月經不順有效。

老絲瓜1個, 燒幹後研成細末, 每次服9克, 鹽開水調服。 可治療月經過多。

蛔蟲病:黑生絲瓜子40~50粒, 剝去殼, 取其仁嚼爛, 空腹時用溫開水送服(或將絲瓜子仁搗爛裝入膠囊服), 兒童每服30粒, 每日1次, 連服2日。

慢性氣管炎:經霜絲瓜藤150~240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10天為一個療程, 連服二個療程。

支氣管炎:絲瓜藤90~150克, 切碎, 水煎2次, 合併濾液, 濃縮至100~150毫升, 1日分3次服, 10天為一個療程。

慢性鼻竇炎:絲瓜藤切碎, 焙至半焦, 研粉吹入鼻腔內, 每日2~3次, 2~4天為一個療程。 絲瓜藤, 取近根3尺, 於摘瓜後切碎, 曬乾, 炒至微焦, 研末, 製成2錢重蜜丸, 每服1丸, 每日3次, 可較長時間服用。

鼻炎:絲瓜根500克, 黃梔子250克。 共研細粉, 每服9克, 每日3次。

水腫, 腹水:絲瓜絡60克, 水煎服。

神經性皮炎:鮮絲瓜葉洗淨,

研細後在患處摩搽, 直到局部發紅, 甚至見隱血為止。 7天1次, 2次為一個療程。

痘疹不快:老絲瓜近蒂處10cm, 連皮燒存性, 研末, 砂糖水送服。

風熱腮腫:絲瓜燒存性, 研末, 水調搽之。

手足凍瘡:老絲瓜燒存性, 和豬脂塗之。 痔漏脫肛:絲瓜燒存性, 石灰、雄黃各10克為末, 用豬膽汁、雞蛋清及香油調和。 貼於患處, 上收乃止。

咳嗽痰喘:絲瓜燒存性為末, 棗肉和彈丸大, 每次服1丸, 溫酒化下。

蟲牙風痛:經霜乾絲瓜燒存性為末, 塗擦之。

喉炎、喉痛聲啞:經霜絲瓜1條, 切碎泡開, 溫水送服。

消腫:老絲瓜種1個, 向日葵花盤1個, 加水兩碗, 煎成1碗, 打入鮮雞蛋1個, 待熟, 吃蛋飲湯。

腹脹:絲瓜1個, 焙乾為末, 黃酒送服。

痛經:乾絲瓜1個, 加水1碗, 煎服。

尿道炎:絲瓜1個, 焙乾為末, 分兩次用黃酒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