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操

別把鼻塞當小病 常給鼻子做做操

感冒時鼻子不通氣, 通常過幾天就能自愈, 然而, 如果鼻子經常不通氣, 甚至伴有失眠等症狀, 就要當心了。 著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王秋萍教授提醒, 千萬別把鼻塞當小病, 鼻塞的惡果可影響全身器官。

曾有研究發現, 鼻塞與睡眠障礙、心臟病都有聯繫。 此外, 打鼾、焦慮、記憶力下降……這些症狀的源頭有可能就是“小小的”鼻塞。

夜夜噩夢, 元兇竟是“鼻塞”

王秋萍教授的一位病人錢先生, 曾經有過鼻子外傷, 長期以來鼻子通氣不良, 日間活動需要張口輔助呼吸,

到了夜晚, 平臥時鼻部阻塞的程度就更重, 總是鼾聲大作, 經常睡眠不寧, 服安眠藥都無法入睡, 夜間常頻繁起夜, 經常做噩夢, 總是心慌, 有時甚至有瀕死感。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總是被噩夢糾纏著呢?為了擺脫困擾, 他對鼻子進行了“體檢”, 檢查結果為嚴重的鼻中隔偏曲、鼻腔狹窄、上鼻甲肥大、伴有鼻竇炎, 經全身評估, 確定鼻塞是其睡眠、焦慮和心臟問題的源頭。 在進行鼻內窺鏡手術後一周, 錢先生感到鼻通氣大大改善, 噩夢現象消失, 心律紊亂不再發生, 血壓也變得平穩了, 活動和運動時不再需要張口輔助呼吸, 各種維持睡眠、抗焦慮的藥物也逐漸減量或停用。

王秋萍解釋, 鼻子裡有海綿狀的血管網, 人平躺下後,

血管充盈, 所以夜裡鼻塞會比白天嚴重。 人在睡眠時, 全身肌肉呈放鬆狀態, 而鼻塞導致交感神經系統處在興奮狀態, 這種不協調使得人體神經系統無法休息, 夢中會覺得四肢動彈不得, “身處險境”而不能移動。 腦力勞動者夜間大腦常處於興奮狀態, 若伴有鼻塞, 更容易因腦缺氧出現睡眠障礙、記憶力下降、心律失常等。

鼻塞影響全身, 卻經常被忽視

王秋萍教授介紹, 人一生都或多或少有過鼻塞的經歷, 鼻塞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幾乎人人都有體會, 然而長期慢性鼻塞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卻常常被忽視。 慢性鼻塞多數都持續了多年甚至數十年, 久而久之人們會對鼻塞產生了適應, 甚至對正常鼻通氣沒有記憶, 因此當罹患諸多疾病之後並不會把鼻塞當成重要的原因去關注。

事實上, 除了影響睡眠, 鼻塞還與心臟病、呼吸道疾病、焦慮、記憶力下降等有關。

心臟疾病:夜間大腦供氧不足、睡眠品質差使得腦活動增加、耗氧增加, 進一步加重了腦缺氧的症狀。 為提高腦含氧量, 心臟活動就會相應增加, 因此, 心臟的負擔也就加重了;中樞—心臟神經系統、鼻心反射系統的功能受到影響, 導致了心臟過勞, 易發生心臟疾病、心律紊亂, 甚至猝死。

呼吸系統疾病:鼻塞使得呼吸“短路”, 長期張口呼吸, 會使呼吸道黏膜上皮功能嚴重受損, 極易發生呼吸道疾病。

兒童鼻塞:兒童鼻塞最常見的原因是腺樣體肥大, 會阻塞呼吸通道, 導致通氣量不足, 長期持續的阻塞還會導致嚴重腦缺氧和睡眠障礙,

極大地影響兒童的發育、智力、學習能力以及性情, 如果同時伴有扁桃體腫大, 上述問題將會進一步惡化。

是什麼造成了鼻子不通氣

1.大多數鼻炎都會造成鼻塞的症狀, 因此有鼻塞現象出現的時候, 首先就得考慮是否患上了鼻炎。

2.鼻框架結構不良。 鼻腔結構改變可引起鼻子不通氣, 如先天性發育不良或後天性外傷引起鼻中隔偏曲導致鼻塞, 這種情況往往靠藥物不能治癒, 需要做鼻中隔矯正術, 使偏曲的鼻中隔恢復正常。

3.鼻甲肥大。 鼻腔外側的軟組織水腫、肥厚也可引起鼻塞, 這就是臨床上常見的鼻甲肥大症, 它多半是感冒初期併發的病症或長期患慢性鼻炎所致。

4.過敏。 過敏也會導致鼻塞,

有的常年發作, 有的季節性發作, 還有的由新傢俱或新裝修房屋中的油漆、花粉、蟎蟲等所致。 這種情況可以應用抗變態反應和脫敏藥物治療。

5.鼻腔異物。 年齡小的孩子鼻子不通氣, 還要考慮到是否有異物塞入鼻腔。 一旦發現孩子出現鼻塞, 只要做個鼻內窺鏡檢查, 如有異物, 取出後鼻塞自然就會痊癒。

平時給鼻子做做操

鼻子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 它作為人體與空氣打交道的第一關口, 外與自然界相通, 內與很多重要器官相連接, 既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之一, 又是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塵及各種髒物侵入的第一道防線。 由此可見, 對鼻子的保健不容忽視。

1.按摩印堂穴。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腹點按印堂穴(如左圖上,

兩眉間), 也可用兩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印堂穴。 此法可增強鼻黏膜上皮細胞的增生能力, 並能刺激嗅覺細胞, 使嗅覺靈敏, 還能預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2.按摩迎香穴。 用兩手的中指或食指點按迎香穴(如左圖上, 鼻翼旁的鼻唇溝凹陷處)若干次。 迎香穴處有面部動、靜脈及眶下動、靜脈的分支, 是面部神經和眼眶下神經的吻合處。 按摩此穴既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迴圈, 防治鼻病, 還能防治面部神經麻痹症。

3.鼻外按摩。 用手指夾住鼻根兩側, 同時用力向下拉(如左圖下), 由上至下連拉12次。 這樣拉動鼻部, 可促進鼻黏膜的血液迴圈, 有利於鼻黏液的正常分泌。

4.給鼻子“洗澡”。 人們每天與被污染的空氣打交道, 空氣中的污染物會在鼻腔內留下大量污垢,損害鼻腔黏膜的健康。因此,要經常給鼻子“洗澡”。養成早晚洗鼻的良好習慣,可以有效增強鼻腔黏膜的抗病能力,增強鼻子對天氣變化的適應能力,預防感冒及各種呼吸道疾病。

空氣中的污染物會在鼻腔內留下大量污垢,損害鼻腔黏膜的健康。因此,要經常給鼻子“洗澡”。養成早晚洗鼻的良好習慣,可以有效增強鼻腔黏膜的抗病能力,增強鼻子對天氣變化的適應能力,預防感冒及各種呼吸道疾病。